说起读书,林岁康渐渐话多了些。
这两家书院,他来京都后与爹娘二姐一同去看了看。
两家书院皆建在扶云山上,相隔不是很远。
据说嵩阳书院和紫阳书院传承了几百年,书院修建得古朴大气。
里面学子如云,文风鼎盛。
两家书院很是慷慨,也不介意他们这些有功名的外来学子进去参观。
他一走进去,便见里面斗诗的,做文章的,比拼记忆力的、对对子、解密、研究算学的比比皆是。
仿佛随时随地都可以谈诗论词,什么问题一问出来,都有一堆人互相探讨学习。
他一进去,就被里面的氛围迷住,他十分喜欢那里,他一定会考进去。
说起自己喜欢的,林岁康脸上的神情都放松了许多。
“嵩阳书院和紫阳书院是个好地方,我也有两个孙儿,在这两家书院读书。”
老夫人见底下的小孩儿灵动了起来,自己说话时也不由得笑呵呵的。
“贵府公子的学问定然极好。”林岁康有些羡慕。
他瞧见侯府的亭台楼阁和价值千金的奢华摆件都没有羡慕,他知道这些东西是侯府祖辈用鲜血浇灌,智慧铸就,后辈才有资格荣享。
这些,他羡慕不来。
但是读什么书院,学问好不好,在科举上能走到哪一步,是自己努力便可以做到的。
瞧见林岁康羡慕的小模样,老夫人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瞧着沉稳,终究是小孩子。
“那便,愿你今年也能考上嵩阳书院或是紫阳书院。”老夫人笑盈盈地道。
“那就多谢老夫人吉言,小子定当努力。”
林岁康遛下椅子,抱了抱拳,说得十分坚定。
“哦,你只想着努力考上个书院,不想考举人、考进士?改换门楣,入朝做官么?”
老夫人身子往前探了探,语气中带着几分循循善诱。
林岁康抿了抿嘴唇,忍住不去看自己的阿姐。
他垂下眸子,思考了一瞬,想起进来时阿姐说老夫人问什么要如实回答,阿姐总不会害他。
思及此,林岁康抬头道:“想!”
“康想考举人,考进士,金榜题名。想接阿姐归家,想做个好官儿。”林岁康说的十分坚定。
“好孩子,有志气。你可知,什么样的官儿是好官儿?”
听见林岁康前面的话,老夫人还不觉得有什么。直到最后,林岁康说要做个好官儿,老夫人忍不住又问道。
“康知晓一些,叫百姓吃饱饭,过上安稳日子的官儿就是好官儿。”
林岁康拱了拱手,说得极为认真。
屋子里静了一瞬,随即几个丫鬟掩唇笑了起来。
见屋里的姐姐们都笑他,林岁康面上瞧着虽镇定,但耳尖却爬上了一抹薄红。
他又没说错,这些姐姐为何笑话他。
其实众人并没有笑话他,只觉得他年岁不大,志向倒是十分远大。站在那里说得信誓旦旦,很是可爱。
这世间能叫百姓吃饱饭的好官儿能有几个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