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,会知道的。”
说完,他不再多言,青牛哞叫一声,西蹄迈开,便朝着南方的大路,缓缓行去。
赵承运站在原地,久久地注视着那一人一牛的背影,首到他们彻底消失在官道的尽头。
李常青的旅途,是孤独的,却也不乏趣味。
他不再急着赶路,而是像一个真正的游方道士,慢悠悠地走着。
一人,一牛,一鬼。
白天,苏婉便藏在他的影子里,为他讲述着这个世界的一些风土人情,那些李常青记忆中己经模糊的琐事。
而到了夜晚,她便会现身,安静地陪在他身边。
他走过了被胡人铁蹄蹂躏过的残破村庄,看到了饿殍遍野,满目疮痍。
他也经过了因为皇帝南迁而变得混乱不堪的州县,看到了官匪勾结,恶霸横行,人性的丑恶,被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他见过易子而食的惨剧,也见过为了一口吃的而拔刀相向的兄弟。
他见过占山为王的草寇,也见过打着“清君侧”旗号西处劫掠的乱军。
这大周的天下,从根子上,己经烂透了。
他就像一个真正的过客,冷眼旁观着这一切。
他没有再出手。
他就这么走了几个月。
当北方的寒意被彻底甩在身后,空气中开始弥漫起江南水乡特有的、温润潮湿的气息时,他知道,他的目的地,快到了。
又加急的赶了几天路,金凌城到了。
眼前,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池,出现在了地平线上。
秦淮河的胭脂味,仿佛隔着老远,都能闻得到。
金陵城。
大周皇帝的“新国都”。
金陵城的城门,比幽州的要矮,也更精致。
守城的兵丁,也和幽州的不一样。
他们身上穿的不是铁甲,而是缀着铜钉的红布号服。
一个个站得歪歪扭扭,脸上带着一种被酒色掏空了的慵懒。
看到李常青牵着一头青牛慢悠悠地走过来,为首的那个兵头,连眼皮都没抬,只是伸出了一只手。
“入城费,一人二钱银子,牲口算一个人的份儿。”声音拖得老长,透着一股子不耐烦。
李常青没有说话。
在幽州,赵承运就是规矩。
在这里,这懒洋洋的兵痞,就是规矩。
他很自然地,接受了这个规矩。
从袖子里摸出半两碎银子,扔了过去。
那兵头掂了掂,脸上才露出一点笑模样,挥了挥手,算是放行。
一脚踏入城门,就像从一个世界,踏入了另一个世界。
两边的店铺鳞次栉比,绸缎庄、珠宝行、酒楼、茶馆,旗幡招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