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路大军如同三条奔腾的铁河,在收复了各自区域后,于预定的平原上完成了汇合。
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,肃杀的军令便迅速传遍了全军。
短暂的整编之后,一支庞大军队,如同一柄磨砺至最锋利的巨剑,向着胡人主力大军的后方,疾速挺近。
他们的目标,是以最快的速度,插到胡人主力背后,与正面战场上苦苦支撑的朝廷军队,形成决定性的两面夹击之势。
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。
即使是幽州最优良的军队,也无法违背物理的规律。
士兵的双腿终会疲惫,战马的体力亦有极限。
漫长的急行军中,沿途他们收复了很多小城。
这些城市大多己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油水,只剩下一具破败的躯壳和一群眼神麻木的幸存者。
每当“赵”字帅旗出现,那死寂的麻木中才会重新燃起被称为“希望”的火苗。
百姓们会望着路过的士兵,而士兵们则会将自己的干粮分给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。
他们也遇到了很多小股胡人。
有的是被打散的游骑,有的是负责劫掠的偏师。
这些战斗零星却恶毒,往往发生在最令人疲惫的深夜,或是最意想不到的密林。
幽州军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素养,几乎每一次遭遇战都以碾压般的胜利告终,冰冷的刀锋之下,没有任何胡人能逃脱。
将士们的士气在高昂的胜利中燃烧,但疲惫也在悄然累积。
他们的铠甲上沾满了征尘与血霜,每个人的脸上都刻着风雪留下的印记。
每一步前行,都在拉近与最终决战的距离。
然而,他们终究低估了距离的遥远,也高估了敌人后方的迟钝。
在一个黄昏,当大军扎营准备进行最后的休整时,一骑快马从斥候的方向疾驰而来,那名斥候浑身浴血,翻身下马时几乎是滚落在地。
“报——!将军!”他嘴唇干裂,声音嘶哑地嘶吼着,“胡人胡人主力大营,动了!”
帅帐之中,刚刚铺开的军事地图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寒风吹过。
孙乐安的眉头瞬间紧锁,赵承运猛地一拳砸在桌案上!
“还是慢了!”赵承运低吼一声,眼中满是懊恼与杀气。
斥候带来的消息如同一盆冰水,浇灭了所有人心中“奇袭”的火焰。
由于他们后方一连串城镇的快速光复,消息终究是走漏了风声。
胡人的统帅并非庸才,在意识到后方出现一支庞大的敌军后,他做出了最果断的决定:放弃对正面朝廷军的围攻,主力大军迅速回撤,收缩防线,准备迎击赵承运这支孤军!
胡人己经得到消息,开始应对。
这意味着,原本设想的、以逸待劳的背后一刀,变成了一场硬碰硬的攻坚战。
他们将要面对的,不再是毫无防备的敌人后背,而是胡人己经严阵以待的钢铁壁垒。
“两面夹击”的完美计策,在时间的无情流逝下,己然破产。
整个大营的气氛瞬间从高昂变得凝重。
每一个士兵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。
他们千里奔袭的疲惫之师,将要正面撞上养精蓄锐的胡人主力。
这一战,再无计谋可言。
唯有死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