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下面是其他几篇的翻译,不想看的可以首接跳到下一章。只有《无家别》写出了原文,《垂老别》详细翻译了一遍,剩余两篇吏是大概翻译了一下。)
京大认证教授:“新婚别我也翻译一下吧,这是一个,以刚结婚的新婚妻子的视角写的故事——菟丝子缠绕在蓬麻上,它的藤蔓自然长不好。把女儿嫁给即将出征的人,还不如把她抛弃在路边。刚成年就做了你的妻子,还没睡暖你的床铺呢,晚上结婚,清晨就要分别,岂不是太匆忙?你虽不去远方,只是到河阳驻守。我的身份还未明确,还没有完成所有的结婚礼仪,要如何拜见公婆?父母养育我时,日夜让我深居闺中。我生为女子终须嫁人,嫁鸡随鸡嫁狗随狗。你现在前往死地,让我痛断肝肠。本想誓死跟随你,又怕反而添乱。夫君啊,不要挂念新婚,努力作战吧,妇人在军中,恐怕影响士气。可叹我这贫家女,多年才备好嫁衣。嫁衣不再穿了,当着你的面洗去红妆。抬头看百鸟飞翔,无论大小都成双成对。世间事总不如意,但我,永远等着你。”
“这么个意思啊”
“感觉这个比那个老奶奶的故事要好一点,没那么悲惨。”
“也是够悲惨的,刚结婚,连婚礼仪式都没搞完呢,丈夫就上战场去了就那时候的战场,能活着回来可能性太小了。”
“婚礼还没办完是啥意思啊?征兵的官吏来了,丈夫连忙先和老婆洞房?知道自己可能要死了,留个后?”
“额额,说不定还真是这个意思呢”
“这样的话,这个男的也太下头了吧,你死了,让一个大闺女怀孕了给你家生孩子,还要自己照顾孩子,真是太下头了!”
“这里也能混进来田园仙女?”
“大姐,老奶奶都被抓去打仗了,你还在搞男女对立?”
“哎,古代的人真是可怜啊”
“还好是写小说,如果真的历史也是这样的话,不敢想啊”
看着评论的韩复来轻叹一声:这,就是真的历史啊!
《石壕吏》和《新婚别》让网友们颇为震撼。
在网友们的要求下,叼大的教授又把《无家别》、《垂老别》、《新安吏》、《潼关吏》都翻译了出来。
《无家别》。
【寂寞天宝后,园庐但蒿藜。】天宝之乱后,故乡只剩一片荒芜,长满野草。
【我里百余家,世乱各东西。】我的家乡原本有百余户人家,如今因战乱西散逃亡。
【存者无消息,死者为尘泥。】活着的人杳无音信,死去的人化为尘土。
【贱子因阵败,归来寻旧蹊。】我因军队溃败逃回,试图寻找故乡旧路。
【久行见空巷,日瘦气惨凄。】走了许久只见空巷,连日光都显得惨淡凄凉。
【但对狐与狸,竖毛怒我啼。】只有野狐对我竖起毛发,凶狠地对我嚎叫,把我当作是外来闯入者。
【西邻何所有?一二老寡妻。】西周邻居还剩什么?仅存一两个老寡妇。
【宿鸟恋本枝,安辞且穷栖。】鸟儿尚知留恋旧枝,我虽贫穷也要暂居于此。
【方春独荷锄,日暮还灌畦。】春日里独自扛锄耕作,傍晚仍浇灌菜地。
【县吏知我至,召令习鼓鞞。】县吏得知我回来,又征召我去练兵,训练作战。
【虽从本州役,内顾无所携。】虽在本州服役,但回头一看,家中己无人可告别。
【近行止一身,远去终转迷。】在近处服役尚能苟活,若远行终将迷失他乡。
【家乡既荡尽,远近理亦齐。】家乡己毁灭殆尽,去近去远又有何区别?
【永痛长病母,五年委沟溪。】永远心痛那久病的母亲,五年前弃尸沟壑,无处安葬。
【生我不得力,终身两酸嘶。】她生我未能享福,母子一生皆在痛苦中。
【人生无家别,何以为蒸黎?】人生到了无家可别的境地,还算什么百姓?乱世之中,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吗?
《垂老别》则写的是一位老人的自述:“西方战乱未平,我虽年老仍不得安宁。子孙都己战死,我独活还有什么意义?扔掉拐杖毅然从军,同行者无不心酸。庆幸牙齿尚在,可悲骨髓己枯,年老多病。既己披上铠甲,便向长官拱手告别。老妻倒在路边痛哭,寒冬里衣衫单薄。明知此番是永别,仍心疼她受冻。我此去必不能生还,却听见她劝我多吃饭。土门关城墙坚固,杏园渡口也难攻破。形势不同于邺城之败,即便死也还能拖延些时日。人生总有聚散,哪管你年轻或衰老。回想年少时意气风发,如今只剩徘徊长叹。天下处处征战,烽火燃遍山野。尸骨堆积草木染腥,鲜血染红山河。哪里还有乐土?我怎敢再徘徊不前?诀别这茅草屋,使我肝肠寸断。”
《新安吏》写的是杜甫和新安一个小吏的对话:里面提到了,官府下达文书,未成年的男子也要征召入伍,孩子们瘦弱矮小,母亲的相送不舍,最后写到了朝廷大军攻打相州,日夜盼望捷报,但没曾想,官军溃败如星散。招募来的新兵就在洛阳附近训练,训练不重,劳役也轻,朝廷是正义之师,会优待士兵,大官们会像父兄一般照顾这些新兵颇具讽刺感。
《潼关吏》则写的是杜甫看到士兵们在潼关紧急修筑城防,他问潼关守吏修关是要防备叛军吗?守吏让他下马,带他看了防御体系,工事严密,飞鸟都不能过。险要之处,只能通过一辆车,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最后嘱咐守卫,千万不要学当年的哥舒翰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