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朝的目的达到了,经过长期的相亲介绍和血缘分配,三代高丽国王都带有元朝皇室血统。当然了,如果要算出到底是哪一辈的,互相之间怎么称呼还是要翻家谱的。
正因为高丽王室与元朝皇室的血统联系,在朱元璋建立明朝。元朝统治者被赶出中原后,高丽仍然依附于元朝。
这便是明朝与高丽王国战争的原因。而这时候,朱元璋派去策封高丽王的使者让人杀了。
按说这件事不一定是高丽干的。因为在自己地盘上干这些活就等于在凶案现场写下杀人者系某某,太过招摇,此事恐怕是北元派人干的。
但朱元璋岂是好得罪的?阴谋居然搞到了他的头上,怎肯干休!他暴跳如雷。收回了给王颛的谥号。表示绝不承认辛隅的国王地位。高丽也是一肚子苦水没办法倒,只好转而向北元请封,获得了高丽国王、征东行省左丞相的封号。
至此,明朝与高丽王国决裂,双方亮出了兵刃。眼见一场大战又要开打,但刀剑虽然没得商量,带刀剑的人却是可以商量的。
高丽国王决定动手了,洪武二十年。冯胜和蓝玉率领军队打败纳哈出,控制了辽东。并在辽东设了铁岭卫都指挥使司,控制了铁岭,这可是一个敏感地带,因为铁岭在元朝时就是元朝和高丽之间的国界。高丽一直想占据这个缓冲地带,而明朝的军事行动无疑打乱了高丽王朝的如意算盘。
高丽国王辛隅毕竟政治经验不足,居然去找朱元璋要求获得铁岭的领土,这一要求搞得朱元璋啼笑皆非,自己打了几十年仗,就是为了几块地盘,这位少年天子居然异想天开,想找连工资都不愿意多发的朱元璋要土地。
建立了大明的朱元璋很明白一个稳定的边界的重要性,所以打败高丽后,便把自己那个能打仗的儿子封了过去,为的便是监视高丽。
只不过北平当时实在是太荒芜了,朱棣没人没钱没粮,而这时候高丽又让老朱打惨了,高丽怕大明对其动武,一心建立一处大明与高丽的缓冲带。双方都有需要,也便这么勾搭上了。甚至朱棣还做过高丽的人口犯子。高丽奴,高丽人参……只要可以卖钱养军队,朱棣都没有少干。
渐渐的,高丽已经成了朱棣半个粮仓和钱袋子。
有这个粮仓与钱袋子在手,按历史朱棣绝对有足够的钱粮与朝廷打上一场。但是历史就是历史,本应该在早反了称王,在朱棣帮助下与朱元璋搞上关系的李成桂,由于许仙帮忙搞死了元嗣君,使得高丽王室仅仅败亡—次,便不敢手了。这蝴蝶效应太大了。
高丽不再动手,李成桂自然没有办法掌握兵权,没有兵权,他又怎么敢废掉国王,不要忘了朱棣已经与人家做起了生意,又怎么会支持他李成桂?所以—直到了现在,李成桂才突然动手,而帮助李成桂的便是这个雷信。
雷信与鼠妖合伙谋算朱棣,他又怎么会一点儿事也没有。朱棣是王,欲抵消自己的业力,他自然是需要另—个王。大明的王,他是没希望了,也就自然而然瞄准这个在高丽做将军,却起了王运的家伙。
朱棣是猜到了雷信逃到了高丽,毕竟北方就这么大,他朱棣的钱粮来历,锦衣卫还是查的到的。只是朱棣是怎么也没有想到,这雷信不仅从自己身边蹦开,还—下子蹦到了一个开国之君的身边。
这一下,就是朱棣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“王叔公,这,这……”这了半天,他也没有这出个什么来。
本来就是吗?如果雷信只不过是一个逃官,哪怕他在高丽再受欢迎,朱棣都有法子逼高丽王室交人。但是实际情况却是这雷信不仅逃了,更是—下子帮助一丫高丽将军造反了。不仅反了,还一下子成功了。
他这—成功不要紧,朱棣的那点儿关系便不顶用了。俗话说的好,新朝新气象。更加不用说这一手推翻旧朝,迎立新君的大功臣了。
这不仅是麻烦,更加是个大麻烦!
“我希望王爷发手令,逼他们交人。”许仙说。
“本王发手令?”朱棣苦笑—声,“王叔公,不是我不愿意发,而是现在高丽已经亡国了。现在他们是一个新的国家。”
朱棣没有多说,而是这已经非常明显了。高丽,那是让老朱打怕了的,所以他这王子说话有用。可是这李成桂一直带着高丽军帮元庭打红巾军,双方结怨甚深。
老朱也是红巾军出身,想让李成桂卖个面子,是有可能,但是让他交出自己称王做主的大功臣,他会不会愿意,这要打个问号了。
许仙也沉吟了。
是,历史上,称王后的李成桂拟定了两个国号——“朝鲜”和“和宁”请朱元璋决定,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,这就是朝鲜国名的由来了!
然而也说了那是历史了。现在连《皇极惊世书》都开始重组了,历史还会是那个历史吗?许仙也没有把握。
“奏报南京,雷信行刺王爷,逃入高丽,请皇上下旨令高丽交人。”许仙想了想说。说完,却不由叹了口气,心说:朱元璋不在了啊!如果朱元璋还在,直接出兵便可以了,也许还有别的收获。可惜了!
()
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