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捧高大伯,承认他为家族前途着想的大义。
再肯定母亲,点出她为家庭安稳的苦心,争取同情。
最后抛出一个谁也无法拒绝的公道方案。
哪怕他大伯真有什么坏心思,也碍于名声不敢乱来。
整个过程,不卑不亢,有理有据。
王管事这才反应过来卢璘让人去请回保人的原因,仅凭在正堂里听得的只言片语,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好了对策。
这是何等的聪慧?
王管事的心脏不受控制地猛跳了几下。
贫家出贵子。
王管事心里反复咀嚼着这五个字,只觉得这次真是捡到天大的宝贝了。
一个模样俊俏的书童,主家看了欢喜。
一个聪慧灵俐的书童,能替少爷分忧。
可一个心思缜密,小小年纪就有这种心智的书童,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助力了。
这是能当少爷半个老师的良伴啊!
一想到自家那位让整个柳府都头疼的少爷,王管事就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。
要是自家少爷,能有这孩子一半的懂事省心,老爷做梦都能笑醒。
这等心性,这等谈吐,若是能陪在少爷身边,耳濡目染之下,不说脱胎换骨,起码也能收敛几分顽劣吧。
五两银子。
不,别说五两。
就是十两,二十两,能请回这么一个书童,那也是天大的造化。
大伯的脸色,瞬间涨成了猪肝色。
“胡闹!”
“李三叔整日为村里事务操劳,哪有这个闲工夫陪我去县里!”
大伯念头一转,知道这事还得爹拿主意,深吸一口气,不再理会跪在地上的卢璘。
“爹!儿子知道您心疼二弟,心疼璘儿。”
“可这次县里讲学的机会,千载难逢啊!”
“错过了这次,下次县试,儿子儿子就真没把握了!”
没把握三个字咬得极重。
好象整个卢家的希望,都压在他这个读了快二十年书的长子身上。
就在屋里气氛再次紧绷时,院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“爷,李三叔来了!”
一道清脆童音打破了僵局,卢观身后跟着一个身板硬朗,面色黝黑的老者,正是刚才的保人李三叔。
李三叔一脚踏进门,就感觉屋里的气氛不对劲,眉头微微一皱。
大伯的脸色瞬间变得比锅底还黑。
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卢观,把卢观给吓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