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日之后,考院沉重的大门,缓缓开启。
考场外原本静静等候的人群,突然热闹了起来。
“出来了!出来了!”
“是我儿子,估计发挥得不错”
“我大哥也不差,红光满面的”
议论声中,考生们陆续走出,神色各异。
有的昂首挺胸,面带红光,有的则垂头丧气,面色灰败,步履沉重。
人群中,立刻有家人迎了上去。
“儿啊,昨天我好像听到文钟响了,是不是考场里有”一位父亲的话刚说到一半,声音却戛然而止。
脸上的好奇瞬间被一片茫然所取代,愣愣地看着自己的儿子。
“我我刚想问什么来着?”
“老了,老了,太健忘了。”父亲挠了挠头,尴尬地笑了笑。
“哦,对了,考得如何?”
相似的情景,在考院门前不断上演。
无数人心中都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激动,心里盘旋着一个迫切想知道答案的问题。
可话到嘴边,却又化作一片空白,只剩下普通的问候。
人群角落,大伯也伸长了脖子,竖着耳朵。
周围的人议论纷纷,却都只是些寻常的考后闲谈。
“奇怪,这帮人怎么回事?”大伯心里犯着嘀咕,同时目光也在人群中不断搜索。
“璘哥儿怎么还不出来?”
等了许久,眼看着考生们都走得差不多了,大伯也忘了自己好奇什么。
摇了摇头,自己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。
应该是来问璘哥儿考得怎么样来着。
不止是等候的人不对劲,先出来的考生们,也觉得浑身不对劲。
明明感觉自己情绪高涨,但就是不知道为何兴奋。
“我感觉这次发挥得前所未有的好,文思泉涌,案首有望啊!”
“可我总觉得,好像忘了什么天大的好事,心里空落落的。”
就在这时,两个身影一前一后,从考院的大门内并肩走出。
正是卢璘与崔皓。
大伯眼睛一亮,连忙挤开人群迎了上去。
走进一看,只见卢璘脸色苍白如纸,眼下挂着浓重的黑青,整个人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。
大伯一边摇头叹气,一边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开口教育侄子。
“璘哥儿,这会知道大伯这些年的辛苦了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