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北宋千年龙虎榜状元 > 第84章 抄个菜谱不过分吧(第2页)

第84章 抄个菜谱不过分吧(第2页)

毕竟从小学就开始久仰了

“哎呀?久仰!”苏轼大咧咧地摆手,毫不认生地凑上前,一把拉住沈瑜的胳膊就往桌边引,“沈兄你可是从大理那回来的?快给我讲讲!听说你还亲手擒了那侬智高?当真了得!还有那大理的风物人情”

苏辙无奈地摇了摇头,低声道:“兄长,莫要拉扯,有失礼数。”

苏轼这才讪讪地松开手,嘿嘿一笑:“无妨无妨,沈兄一看便是豁达之人!对吧,沈兄?”

沈瑜失笑:“子瞻兄率真性情,令人心折。”

三人落座。

清风徐来。酒过三巡,菜过五味。

在苏轼的追问下,沈瑜挑了些大理的风光见闻讲给兄弟俩听。

洱海月,苍山雪,崇圣寺三塔的庄严,乌蛮部族的剽悍

听得苏轼心驰神往,击节赞叹,恨不能立刻飞身前往。

苏辙则听得十分专注,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于当地物产,地理或民俗的细节问题。

“不知沈兄对苏秦张仪之辈,有何高见?”这时,苏轼的思维转回开头。

沈瑜笑道:“高见不敢当。只是方才听子瞻所言纵横亦是大道,深以为然。不过嘛”

他故意顿了顿,慢悠悠道。

“此道如烹小鲜,火候最难掌握。火小了,鱼不熟,说服不了人,火大了,鱼焦了,容易把自己也搭进去。”

“苏秦配六国相印,何等煊赫?最终落得个车裂下场。张仪戏弄楚怀王,看似高明,却也埋下秦国失信之根。”

“可见,光有术不行,还得有道托底,有德驾驭。否则,再精妙的术,也只是无根浮萍,烈火烹油,难以长久。”

这番话,既肯定了纵横家的价值,又点出其局限和风险,还用了烹小鲜的生动比喻,深入浅出。

苏辙听了,脸上露出赞同之色,微微点头。

苏轼则是拍案叫绝:“妙!妙喻!哈哈,沈兄此言,深得我心!术为火,道为釜,德为水!火候掌控,存乎一心!精辟!太精辟了!”

他看向沈瑜的眼神,充满了遇到知音的兴奋:“沈兄见识不凡!定是家学渊源!不知令尊是?”

沈瑜含糊道:“家父早逝,不足挂齿。倒是沈某对美食一道,颇有些心得。”

他巧妙地转移话题,也埋下钩子。

“哦?美食?”苏轼果然被带偏,兴致勃勃,“小弟也好此道!沈兄有何心得?快说来听听!”

沈瑜看着眼前这位未来的老饕,心中玩心更盛,决定提前剧透点东坡居士的专属梗。

“心得嘛比如这猪肉,世人嫌其肥腻,多弃之不顾。殊不知,选上好五花,切大块,以黄酒,酱油,糖慢火煨炖,待其油脂尽出,肥肉晶莹,瘦肉酥烂而不柴,入口即化,浓香西溢,方是人间至味!”

“此物,须得小火慢炖,耐得寂寞,方得真味。如同做学问,也需沉潜,急不得。”

苏轼听得眼睛发首,口水都快下来了,喃喃道:“五花肉黄酒酱油慢炖入口即化妙啊!沈兄真乃妙人!小弟回去定要试试!”

当着苏轼的面抄苏轼的诗,实在太过无耻,沈瑜是真的干不出来。

哪怕上元节那也是不是当着辛弃疾本人的面嘛。

那不抄你的诗了,抄个菜谱不过分吧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