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笔趣阁 > 第371章 衍圣公之子亲至大好事(第1页)

第371章 衍圣公之子亲至大好事(第1页)

虽说开国年间文人地位一直不算太高,但也远不至于如此卑微。

刘淞百思不得其解。

他刚出皇宫。

消息便被锦衣卫递到了朱元璋面前。

朱元璋冷哼一声,面色阴沉,开口道:“宋濂那老东西,也算是知趣。

若是一味冥顽不灵,下半辈子就一直待在边关之处,不用回来了。”

话落。

朱元璋也捧起了《大明日报》,挠了挠头,暗自思索起上面的问题。

平日里他从未关注过这些。

可一经提出。

朱元璋缓缓抬头,伸出满是老茧的粗手。

一阵风袭来,朱元璋暗想:这风到底是如何吹拂过来的?若是追根溯源

朱元璋越想,越觉得脑子不够用。

而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。

几日内。

像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大明的上上下下,而所有的答案似乎都藏在“实学”二字里,其影响力也变得越发壮大。

无人能阻止得了。

山东曲阜,孔家!

衍圣公府。

“国子学的实学,竟然能与孔孟之道相媲美,这简直是蚍蜉撼树,不自量力!”

《大明日报》被卷成圆桶状,重重地甩在一旁。

孔希学怒不可遏,大骂几部尚书皆是草包废物,“连一个小小的国子学都处理不了,还指望他们能成什么大事。

居然还派人来传话,想让老夫继续充当他们手中的利剑。”

孔希学冷哼一声,脸色铁青如暴雨将至。

孔讷从远处走来,脚步声由远及近。

他面露难色。

“父亲,此次可不只是几部尚书出手。

实学一出,天下文人竞相讨论,这几日下来,实学的风潮已在各地广泛流传。

虽说对不少家族子弟有所助益,可我们孔衍圣公一派,若在这紧要关头不出手、不表态,恐怕单单朝堂上的几部尚书就不会放过我们,极有可能动真格的。

还有山东的几大家族,对我们的地位恐怕也是虎视眈眈。”

衍圣公府。

在山东地方氏族中地位极为特殊,超然脱俗。

无论是当今的大明,还是之前的大元,但凡天子想要巩固江山、安抚读书人的情绪,孔家都是势必拉拢的对象。

可这一次。

他们孔家遭遇了大难题,当今圣上朱元璋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,此前几次大肃清,人头滚滚,把孔讷及一众孔家等人吓得不轻。

所以才选择暂且保身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