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党老人虽已失势,但他们的能量、人脉,乃至与各方的关系,都不容小觑。
这些老人虽已退场,可他们培养的年轻一代,如今宛如朝堂上的新星,这些新鲜血液势必会在大明朝堂掀起风云。
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“先生之意,学生明白了。”
中堂之内,方孝孺拱手说道。
面色由阴转晴,一脸兴奋,“借助大明日报宣扬银行一事,将宝钞提举司联合起来,把宝钞、现银与银行职能挂钩。
银行衙门便可借此立稳脚跟。
而且通过大明日报宣扬,能让银行被天下人知晓。
虽不知先生接下来有何妙法,能让百姓、豪族、世家因利息而将存款存入银行,但学生相信先生。”
到了这关键时候,方孝孺对陆羽的信任还是经得住考验的。
“那就抓紧时间去做,陛下还等着消息。”
陆羽缓缓说道。
“是,先生。”
方孝孺恭敬领命。
处理完大明日报的事情,陆羽与朱标、方孝孺又来到户部。
“见过太子殿下,见过大学士。”
户部尚书徐铎得到消息,如飞鸿般带着户部一众官员,早早前来迎接。
“不必多礼。”
朱标说道。
陆羽快步走进户部,身边跟着户部尚书徐铎。
还没等徐铎发问。
陆羽便直接说出银行之事,随后也不顾他的意见,直接下达命令。
很快。
户部整个衙门便开始忙碌运转起来,各种流程事务来回走动。
半个时辰之后,一切才准备妥当。
毕竟要从户部分出部分职权,还是得跟他们打个招呼,明确分哪些权利,否则等银行衙门从陆羽手上交接出去,又不在目前这个关键节点处理好。
以后两个部门之间扯皮的情况恐怕会屡见不鲜。
所以从一开始,就要把关键环节卡死。
等陆羽从户部离开时,手上的银行衙门已规划出两家银行,一家是大明中央银行,另一家是大明商业银行。
中央银行的职责是执行货币政策。
对大明的经济进行宏观调控,同时对商业银行以及未来银行衙门内可能出现的各类机构,乃至由银行业衍生出的金融行业。
进行监督管理,堪称大明金融政策的最高权力集中之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