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幕之下,河西走廊,敦煌郡。
与永平县那萧瑟破败的景象截然不同,此地的“大月氏商栈”内,却是另一番天地。
商栈是典型的胡风建筑,穹顶高阔,但内里的陈设却无处不透着奇异的规整与洁净。
波斯地毯的花纹永远与桌脚对齐,每一个铜制烛台都被擦拭得能映出人影。
连空气中弥漫的,都是恰到好处的安息香,而非寻常驿馆的混杂气味。
此刻,商栈最深处的雅室内,几个身着华丽胡服的男人正围案而坐,气氛严肃。
为首的,正是如今在西域道上说一不二的“昆仑商会”大总管,周通。
三年的时光,早己将他身上那股落魄掮客的市井气磨平。
取而代之的,是掌控全局的沉稳与锐利。
天幕上,正播放着他们这群人“发家”的那段历史。
当看到三年前的众人,为了那五十张盐引抢破头的丑态时,
雅间内的众人并没有哄笑,反而陷入了心照不宣的安静。
周通看着天幕,嘴角勾起怀念的弧度。
他端起面前那杯来自西域的葡萄酒,轻轻晃了晃。
“呵想起来了,”他轻声自语,
“当年,我就是在这里,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‘天外有天’。”
就在这时,一名同样作胡商打扮的年轻人,恭敬地呈上用蜀锦包裹的小盒子。
“大总管,这是按您的吩咐,从工坊那送到的‘玉盐’最新样品,请您过目。
周通接过盒子,打开,里面是一个绣着精美雪山雄鹰图案的抽绳小袋。
这是他们商会统一的标识,充满了异域风情,与凉州和萧辰本人看不出任何关联。
他没有看盐,而是将空布袋放在一方小小的银秤上,眉头微皱:
“重了半分。
告诉工坊那边,这批蜀锦的克重超标了!
下一批,必须严格按照《品控手册》第三条的标准来。
我们的‘昆仑玉盐’,卖的不仅是盐,更是分毫不差的信誉。”
“是!”年轻人立刻躬身领命,额角己渗出细汗。
周通的目光,若有若无地瞥了一眼坐在他身侧——
一个始终沉默寡言、只顾着擦拭自己弯刀的“胡人”护卫。
那护卫察觉到他的目光,只是微微颔首,并未说话。
周通心中了然,他知道,这位名叫“巴图”的护卫,名义上是他的贴身保镖,
实际上,却是殿下安插在他身边的“眼睛”和“刀”。
他负责监督商会的一切,也负责处理一切“不守规矩”的人。
周通非但不反感,反而觉得心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