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辰的思维越来越清晰。
“能冲击我本人的,在他看来只有‘亲情’。”
“能冲击凉州‘规矩’的,只有来自京城的‘特权’。”
能同时具备“亲情”和“特权”这两个属性,又值得皇城司精英监视和护送的还能有谁?
而黑沙部落的异动,则完美地印证了他的推论!
“三百精锐,去向东南”
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快速移动,最终定格在了武威郡东南方向,那个最适合设伏的险要隘口。
“鹰愁峡。”
所有的线索,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清晰无比的答案。
萧辰的目光,穿透了书房的墙壁,望向了遥远的东方——京城。
“京城里,有‘贵人’要来了。”
他缓缓放下茶杯。
他不确定来的是谁,也不知道对方的目的。
但他知道,赵小五一定己经自作主张地,开始了他的“应对”。
而赵小五的应对方式,无非就是他最擅长的——将威胁扼杀在摇篮里。
“鹰愁峡”
萧辰心中冷笑。
“妇人之仁。”
他不是在骂赵小五心软,而是在骂他格局小了。
“他还是没学会,‘规矩’本身,才是我们最锋利的刀。
任何试图绕开规矩的‘捷径’,最终都会割伤自己。”
他以为杀了来人就能一了百了吗?
幼稚!
萧辰不允许任何脱离他掌控的“意外”。
他也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他的规矩。
但他决定不首接拆穿赵小五的计谋。
至于赵小五和石大壮的处罚也不必着急。
此刻,他还不确定那位“贵人”的具体身份。
但是,他不在乎。
他决定将计就计,做个实验。
他看着窗外的月色,平静地对屋外值守的亲卫吩咐道:
“传我的命令,命侯三都尉,即刻起,率新兵1000人,调任武威城一线,进行为期半月的‘山地适应性拉练’。”
“就说春耕在即,让他带新兵去那边熟悉熟悉地形,防止有流窜马贼袭扰春耕队伍。”
这个命令,下得极其自然,理由也无懈可击。
任何人都不会觉得这是针对某件事的特殊安排,只会认为是殿下一次常规的军队轮岗。
亲卫领命而去。
书房内,重归寂静。
萧辰重新拿起那份武威郡的简报,在那句“产量稳定,无异常”的下面,用朱笔,轻轻地画了一个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