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一趟,他们变了。
他们不再一人扛一袋,而是在仓库和货车之间排成一条长龙,用传递的方式运送麻袋。
路线缩短了,速度快了一倍不止。
他们的效率值,在下一轮更新时,一跃成为了第一!
这一下,整个仓库都“活”了过来。
原本的埋头苦干,变成了一场无声的战争。
第二组的人看到了,立刻模仿起来;
第西组的人不甘示弱,他们为了缩短称重时间,竟然开始自发地将麻袋的重量都标准化为五十斤一袋,报数极快
萧茗月呆呆地坐在那里,握着炭笔的手都忘了动。
她看着那些不久前还因饥饿而麻木的流民,此刻眼中闪烁着智慧和协作的光芒。
他们没有被鞭子驱赶,没有被金钱收买,仅仅是为了优化一个冰冷的“效率值”和一碗大肠的奖励,就近乎疯狂地进行着“流程优化”。
整个仓库,变成了一台巨大而精密的、且自发协作运转的“机器”。
而驱动这台机器的,不是皇权,不是威严,而是墙上那一个个冰冷跳动的数字。
黄昏,返回营地的路上,寒风吹在脸上,萧茗月才感觉到自己握笔过久的手指己经僵硬酸痛。
她的脑海中,反复回放着白天那“无声”却又充满力量的场景:
滚动的麻袋,飞快拨动的算盘珠,以及公示板上那一个个冰冷跳动的数字。
她被深深地震撼到了,原来还能有这样高效的驭人之术。
当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第七组的帐篷时,一股辛辣香料味道的肉香,霸道地钻入了她的鼻腔。
她看到,她们小组的帐篷前,竟然多了一口小小的铁锅。
王大婶正蹲在火边,用一把大铁勺搅动着锅里翻滚的东西,脸上是难以掩饰的狂喜。
周围的妇人们则围成一圈,眼巴巴地看着,连口水都忘了咽。
“734,你回来了?”王大婶抬头看了她一眼,没有呵斥,只是努了努嘴,“还愣着干嘛,拿碗去!今天咱们组,沾了你的光!”
萧茗月一头雾水地拿起自己的碗,挤了过去。
她看到锅里炖着的,正是那传说中的“燎火大肠”。
色泽红亮,酱汁浓稠,炖得软烂入味。
“咋回事?”她忍不住问旁边一个同样激动得脸颊通红的妇人。
那妇人指了指萧茗月,又指了指自己,兴奋地解释:
“是你啊!因为你被抽去做文书,咱们组今天拔草的人手比别组少了一个,所以管事按规矩,给咱们核减了总任务量!
结果王大婶带着我们拼了命地干,最后算下来,咱们竟然是超额完成!
效率排到了第三!第三啊!”
王大婶用大勺给每个人都分了一份,轮到萧茗月时,她手里的勺子特意在锅底多捞了一下,将一块炖得最烂的肥肠放进了她的碗里。
“吃吧。”王大婶的声音依旧很硬,
“算你今天没拖后腿。明天继续,别给老娘丢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