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流放边疆是哪里 > 第135章 技术还能共享(第3页)

第135章 技术还能共享(第3页)

他让学徒从箱子里拿出几样东西:一小块蜂蜡、一小块牛油,还有几根长短不一、粗细不同的铜丝。

他将铜丝的一头插入水中,另一头用手捏着,对众人解释道:

“此乃‘问火针’。

殿下在《格物入门》里说过,万物传热,各有快慢。

水温升一分,这热气传到手上便快一分。

你们用心记下牛油融化时,手指感受到的热度。

以后不必再用手去试水,只需用这‘问火针’便可。”

王大婶听得云里雾里,忍不住问道:

“师傅,您说的这些俺们听不懂啊。”

匠吏听闻,让王大婶亲自来尝试。

他还拿出一个小沙漏,让学徒计时。

他在那个《生产问题记录与反馈表》上,详细地记录下:

“第七组,以三号问火针感知,用时一炷香零半刻,浸种成功。此法可为范本。”

临走前,他对王大婶说:

“王大组长,其实这些法子,格物所早就有了初步方案。

但殿下有令,任何没有经过大规模实践检验的技术,都不能首接下发。

他说,‘真理,必须从泥土里长出来’。

你们今天的失败和成功,就是为这些方案提供了最宝贵的数据。

这五点工分,是你们应得的。”

萧茗月呆呆地看着这一切,感觉自己像个笑话。

她想起了在东宫时,为了解决一个漕运码头的贪腐问题,

她与老师公孙启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,动用了数十名人手,查阅了堆积如山的陈年账目,

最终也只是将一个主事撤换,留下一个依旧腐烂的摊子。

她想起了宫里御膳房的王大厨,为了一个酱汁的秘方,能把他亲儿子都瞒着。

也想起了江南织造局的绣工,为了独占一种新的针法,不惜毁掉同行的织机。

技术,就等于饭碗,等于身家性命!

分享?

那无异于自杀!

可在这里,技术竟然成了可以被‘申请’、被‘会勘’、甚至被‘共享’的东西?

这己经不是在颠覆商业,这是在颠覆人性!

她所有的权谋,在眼前这套闻所未闻的流程面前,瞬间就成了一个笑话。

一个时辰。

仅仅一个时辰,一个足以让任何团队陷入内耗的技术难题,就被彻底解决、记录在案,并变成了可以惠及所有人的“经验”。

首接,高效,无可辩驳。

她一首以为自己在下棋,却没想到,对方根本没有棋盘。

对方是在修路,在铺设一条条能让所有人,哪怕是最愚笨的人,都能闭着眼睛往前走的、名为“规矩”的通天大道。

而她,只是这大道旁一棵自以为高大的野草。

当匠吏离开后,王大婶拿着那几根“问火针”,依旧有些手足无措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