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,她们跟李春这个外乡人不熟悉,只能跟刘凤莲打听。
“凤莲,那小师傅煮那么多粉条干啥?咱们这边白事儿炖肉可不兴放粉条啊!”一位请来的妇女问道。
刘凤莲也是一头雾水,昨天买粉条的时候她就很好奇,就是没好意思多问。
“我也不知道干啥用,反正李春兄弟手艺挺厉害的,他心里有数。”刘凤莲说道。
老婶儿皱了皱眉道:“凤莲啊,要不你还是问问吧,就怕李春他不知道咱们这边办白事儿不能放粉条的规矩,要真是放肉里的,那不白瞎了吗?”
她们说话声音虽然不大,但李春听得清清楚楚。
在村里跟张婶儿她们在一起干活儿习惯了,冷不丁没人搭理自己,他还挺无聊的,所以干活的时候始终关注着她们那边,要是能听到一些意思的八卦,也能解解闷儿。
不等刘凤莲开口问,李春主动说道:“放心,不是放炖肉里的,这是单做的一道凉菜。咱们市里白事儿大席的规矩都差不多,我心里有数。”
“啊?”
“粉条还能做凉菜?”
妇女们都觉得新鲜。
说起来,北方跟南方之间不只是经济上的差距,在餐饮开发这一块儿差的更多。
在南方和巴蜀西南地区,米粉,粉条早就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主食了,以粉条开发出来的菜品和小吃数不胜数。
而在热河当地,粉条还处于炖菜伴侣的认知。
猪肉炖粉条,小鸡炖粉条,白菜炖粉条等等。
大家都知道在炖菜里加入点儿粉条很好吃,却从来没人尝试过把粉条拌成凉菜吃。
李春笑道:“当然能,一会儿我做出来你们尝尝,可好吃了。”
妇女笑了:“那行,一会儿我们尝尝,要真好吃,往后在家自己也能做。”
刘凤莲对李春的话坚信不疑:“李春兄弟的话我信,他说好吃就一定好吃。你们都不知道,他昨天整一块儿面团儿,放水里揉巴揉巴”
刘凤莲把李春昨天做凉皮的过程绘声绘色的讲了一遍,妇女们听得一脸懵逼。
“面汤子整熟了,那不就是浆糊么,那玩意儿也能好吃?”
马三老婶儿翻了个白眼儿:“狗屁浆糊,人家做出来的跟面条似的,薄薄的老劲道了,拌出来别提多好吃了,我们昨天连着吃两顿都没吃够呢!”
“妈呀!真的假的?”
“当然是真的,今天席面儿就有这道菜,开席的时候你们自己尝尝就知道了。”
几个妇女叽叽喳喳自顾唠着,还是没人搭理李春。
平时加入到妇女们话题之中,李春感觉挺有意思的,现在把自己排除在外,听她们叽叽喳喳就很心烦,好像一群鸭子在耳边叫个不停。
李春摇摇头不再关注她们,继续干活。
粉条煮熟暂时浸泡在凉水里。
就着这锅开水,把豆芽焯熟备用。
十二条鱼炸好,炒调料首接炖上,下一步准备相对麻烦的一道菜,炸萝卜丸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