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起兵南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。
刘备与新任命的军师诸葛亮商议应对措施,诸葛亮考虑到新野无法抵御曹操,刘表又处于病危状态,便建议刘备向刘表申请,屯兵驻扎在与襄阳只有一江之隔的樊城。
刘表自然同意,也算是与襄阳隔江呼应。
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八月,刘表因病去世。
刘表在荆州近二十年,从孤身一人入荆到稳坐荆州之主,他仅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。
而后荆州一直处于平稳阶段,哪怕是九通之衢,兵家必争之地,刘表依旧能稳坐钓鱼台。
由此可见,刘表治理能力出众,笼络人心手段高。
刘表的去世也遗留了跟袁绍去世后一样的问题,没有明确接任者。
他有两个儿子,刘琦与刘琮。
刘琦为大,刘琮为小。
按照古代的惯例,嫡长继承制,自然是刘琦继承荆州牧之位。
但刘表去世前却将荆州牧之位委托给刘备。
荆州那些势力,特别是蔡瑁等人自然不同意。
好在刘备并没有接纳,而是表示愿意辅佐两位公子,守住荆州。
刘表的后妻蔡氏和刘表依靠的蔡氏家族领军人物蔡瑁,以及刘表的外甥张允都喜欢刘琮,所以他们经常在刘表面前称赞刘琮,诋毁刘琦。
很明显,这三个人想要让刘表立刘琮为接班人。
刘琦十分担忧,便用上屋抽梯的招式求助诸葛亮,从而获得了屯兵江夏,接替黄祖的机会。
这一招虽然保住了刘琦的性命,同样也失去了接替刘表的可能性。
远离权力斗争的旋涡,同样也是远离权力。
当刘表病重,刘琦想要从江夏回到襄阳探视之时,蔡瑁、张允等人自然会阻止。
他们先前放过刘琦,是因为刘琦已经离开权力中心,不会参与夺嫡。
如今来襄阳,其动机自然不是探视这么简单。
他们把刘琦关到门外,不许他与刘表见面,刘琦只好流着眼泪离开。
刘表去世后,蔡瑁、张允等就拥立刘琮继任荆州牧。
刘琦大怒,把印信扔到地上,准备借奔丧的名义起兵讨伐刘琮。
同年九月,曹操大军入新野,下一步就是借道樊城取襄阳。
于此同时,刘表任命的章陵郡太守蒯越站出来了。
从这里也能看出,当时的朝廷已经形同虚设。
章陵郡是汉献帝年初时期设置的,从南阳郡里剥离了一部分单独设置。
在此之前,荆州只有七郡,从汉献帝开始,才有荆州八郡的说法。
至于荆襄九郡的概念,大多是元曲中带有艺术修辞的名词,实际并没有存在过。
扯远了。
不管是曹操任命的,还是刘表任命的,现在都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