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这是由刘宗敏将军提出的关于进攻陕西潼关的新计划,大伙分发着看看吧,对此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。"
在五天后召开的农民军新一轮作战协商会上,李自成将刘宗敏提交的方案呈在指挥桌上,以从左往右的顺序经由每位将军依次过目。
作为计划的提出者,刘宗敏面色从容地站在悬挂着地图的墙面旁,等待着将军们的提问。
不过,刘宗敏并不认为计划在战术上有什么需要讲解的必要之处。迂回绕后的战术,对这群久经沙场的将领来说,简直是家常便饭,哪怕是让个普通士兵来看,稍作讲解,也能对计划有个大致的概念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各路将领就已阅的计划报告小声议论起来。他们当中有少部分略显不满,在与同伴交流时,用复杂的目光打量着前些天才被提拔的刘宗敏;还有部分将领则持相反态度,看向刘宗敏的眼神带上了几分赞许。
这两批人分别对应着农民军内部的温和派与激进派。每当有重大问题讨论时,他们都能吵得不可开交。
感受到那些注视的刘宗敏只是耸了耸肩。他并不在意两大派系对自己的看法,相反他对两派都极为反感——在他看来,一派过于激进,恨不得一个月内推翻大明"将崇祯的头颅当蹴鞠踢";另一派又过于温和,想着以农民军现有成果向明政府施压,企图以不流血的方法控制明朝半数土地。
"刘宗敏将军,我觉得您的想法有些天真了。"
果不其然,在片刻沉寂后,一名代表温和派的将领站了起来。他的动作立刻吸引了指挥所内的注意力。那名将领接过同伴传来的计划草案,指着上面标注的潼关一带开口道:
"潼关天险,这是众所周知。您是要我们的士兵,在这几乎无人踏足的森林中,凭感觉摸到明军防线后方吗?"说完将领推了推手,不屑地将草案丢回桌上。
"呵呵,说不定路上要先和野人、大虫们干一架呢。"随后,另一名温和派将领也打趣般附和道。
温和派近乎轻蔑的态度,立刻引起了激进派的不满。在他们看来,这般言辞哪里是什么讨论计划,简直就是对农民军内部激进人士的单方面施压。他们可不想这个大胆却又极为强势的计划被温和派搅黄。
"喂,我说你那是什么态度?"
"这里是作战指挥所,是你们温和派撒欢的地方吗?"
坐在指挥桌右下角的几名将领腾地站了起来,与那两名温和派成员怒目相对。在瞪了他们几眼后,将领们把目光转向刘宗敏:
"刘宗敏将军,我们一致认同您的计划。我们相信,作为计划的提出者,您不可能没考虑过潼关地形等问题。"
"的确,这个问题我很早就注意到了。"
刘宗敏环视了一圈指挥所,在确定所有将领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地图上后,他清了清嗓子,用刀柄抵在地图上开口道:
"潼关两侧的天险是我们行军路线上的拦路虎。但同样的,正因为有这样的天险存在,明军几乎不可能在此设防。我估计他们会将绝大部分兵力集中于潼关正面防线。"
言毕,刘宗敏将潼关关口标注出来,转身指着其两侧靠近山区的地带:
"之所以会这么讲,是因为我听闻此次担任明军防线指挥的正是明将孙传庭。"
"孙传庭?"
霎时间,指挥所内陷入一片沉寂。在座所有将领都感到一阵头皮发麻,主座上的李自成更是皱了皱眉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