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祯九年黑水峪之战的惨败历历在目。当时领导明军以少胜多、设计杀害前任闯王的便是孙传庭。想到这,李自成内心暗叹:"该来的还是来了。哪怕是损失傅宗龙、汪乔年等一众大将,明政府还是将孙传庭作为底牌雪藏到了最后。"
"咳咳"
刘宗敏轻咳一声,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指挥所内。
"其实大家也不用那么紧张。要知道,孙传庭之所以被朝廷藏到最后来对付我们,是因为他强,是因为他曾经大败过我们。在攻打潼关之前,我们所攻陷的城池对朝廷来说确实是些不小的损失,派出各路将领也只不过是为了压制我们的势头。"
"但潼关不一样。一旦潼关失守,西安门户大开,作为朝廷大本营的京都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。所以孙传庭作为底牌被打了出来。这关固然难过,但也从侧面告诉我们一个事实:朝廷已经无人可用了!"
"嗯?"
听了刘宗敏的话,指挥所内的气氛有所好转。将领们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,对刘宗敏接下来要说的话感到一丝期待。不过刘宗敏可没打算就此罢休——毕竟从计划上来看他的压力是最大的。为了这次正面接敌而不全军覆没,他必须让其他部队出出血,重视起他所承担的任务。于是又一盆冷水毫无征兆地浇到了才缓过神的将领头上:
"大家不要高兴太早,孙传庭该强还是强。这次估计也是被皇上下了死命令,就不要指望可以像上次朱仙镇那样赢了。"
"额也是。"将领们的表情又一下子沉了下来。绕来绕去,他们还是要和孙传庭干上一架。
"而且据我所知,孙传庭在朝廷中最为重视火器,其麾下统领的火器军在明朝称第二,就没人敢称第一。这次的潼关关口,我估计已经被他用火炮之类的塞满了,突破任务极为艰巨啊"
说到这,刘宗敏故意顿了顿,拿起桌上的茶水小酌一口,同时向主座上的李自成看去。才因他突然停顿感到莫名其妙的李自成,此刻一下子明白了刘宗敏的意图。
"好家伙,这次是要向众将要人啊……哈哈哈,我就知道那点人绝不够他用的。"李自成嘴角勾起一抹弧度,玩味地笑了笑,随后轻点了下头表示赞同。
见主位的闯王点头默许,刘宗敏内心一喜,也不再藏着掖着,直接开口道:"闯王,属下请求从各路军中调遣部分兵力用作支援正面战场的后备力量,保证我部可以顺利牵制明军。"
此话一出,李自成及所有将领都愣住了。上一秒还自认看破刘宗敏小算盘的李自成,下一秒就陷入了算计之中。
原本李自成认为,刘宗敏只是借自己威望向众将要人,将领们会碍于情势被迫让步——这些日后自然要由刘宗敏自己偿还,与他李自成无关。
但万万没想到,刘宗敏竟将这个烫手山芋甩给了自己。虽说真让他来调遣,将领们也不敢违抗,可就这么毫无防备地落入陷阱,李自成还是有些不甘。他狠狠瞪了一眼刘宗敏,无奈开口道:"确实如刘宗敏将军所言,此战关乎全军成败,理当抽调部分兵力支援正面战场。"
"当然,调拨的部队绝不能过多,以免影响迂回主力的战力。"
"对吧?刘将军!"
"那是自然,属下谢过闯王!"听到李自成突然改变的称呼,刘宗敏哪敢再奢求什么,忙不迭点头应诺。虽说调来的多半是杂牌兵,但只要严加操练,终有用武之地。刘宗敏对自己部下的练兵能力颇有信心。
这下其余将领彻底笑不出来了。他们面面相觑,最终都无奈地低下头。谁愿分出宝贵兵力?若闯军得胜,手中兵员便是硬实力的象征,兵力越多者话语权越重!可眼下闯王已发话,他们又能如何?
"我看会议也差不多了。诸位若无疑问,便按此计划准备。兵贵神速,不能再给孙传庭备战之机。"李自成见将领们默不作声,起身作结。事已至此,该议的都已议定,不必再浪费时间。
将领们纷纷点头。平心而论,这计划确实比先前所议更为周全。抛开派系之争,众将也无话可说。向李自成行礼后,他们各自起身找副官调取花名册,心中暗祷这些划拨的兵卒莫要当了炮灰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