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十一点半。
徐厚财准时的开着一辆桑塔纳来接我。
我自然是带上诸葛狄和老宋一起的,他也没有多说什么,直接就让我们上车。
很快,车子启动,朝京城东南部出发。
目的地,是在通县。
说起通县,明清时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说法。
而这个通州,就是指通县。
当然了,老北京人都知道,这块地在以前其实并不属于北京,而是属于河北。
直到1958年的时候,通县和通州市才被正式划归北京管辖,二者合并,改名通州区,到了1960年,又易回通县,一直沿用至今(1995年)。
而我们此去的京都饭店(仙露居),就开在通县的大运河旁。
半个小时左右。
徐厚财将车停在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建筑前。
我们刚下车。
迎面而来一股古朴的气息。
我定眼望去。
这古朴建筑不高,但占地极广,共有三层。
乍一看,有点像古时城门楼的建造风格。
一道回廊围墙,更是将整个古建筑包裹其中。
我们入门之后,呈现在眼前的,便是一道偌大的风水墙。
墙上,刻着的是朱雀,火红明亮,一眼望去栩栩如生。
墙后,是一处喷泉。
其中央位置有一尊玄武像,倚靠在一座假山前,颇有不动如山之气势。
至于左边回廊入口,则是摆着一尊孟章神像,也就是青龙。
而这青龙像,雕刻的极其雄壮高耸,整个形态更是有些张牙舞爪,仿佛随时都要冲天入海一般。
回廊右边,是白虎石像,呈卧虎形态,静而祥和,毫无戾气之势。
纵观这整个风水格局,我心中大为震惊。
因为在《发丘秘籍》上,也有描述过类似的山川走势:
前有朱雀展翅藏风,后有玄武背山聚水,左青龙出山而高耸,翱翔四海,右白虎镇凶静守,故而诛邪退避,视为四方齐灵局。
此局,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,都可保后世之人官运亨通,无灾无害。
总而言之,此布局可谓是将藏风纳水和水动风生这八个字,运用的淋漓尽致。
一看,就是出自高人之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