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这天一大早,天还阴沉沉的,雪下得跟不要钱似的。
【紫宸殿里,文武百官刚按着品级站好,朝会的气氛就有点不对劲。】
【所有人都看出来了,站在武将头排的兵部尚书李德林,脸色煞白,额头上全是虚汗,手里的朝笏都捏得紧紧的,好像那不是一块玉板,而是他家的救命稻草。
百官们心里都开始犯嘀咕:这是出什么事了?难道是老李头昨晚喝花酒被老婆抓了?
朝会按部就班地开始,先是礼部说了几件鸡毛蒜皮的祭祀小事,然后是户部哭穷。
就在众人听得昏昏欲睡的时候,泰和帝的目光,终于落在了兵部尚书的身上,语气平淡地问道:】
【“李爱卿,朕看你今日气色不佳,可是有什么要事启奏?”】
【来了!众人心里都是一凛。】
【兵部尚书李德林“噗通”一声就跪倒在地,整个人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,他从袖中颤颤巍巍地掏出一份奏报,高举过头顶,声音都变了调:
“陛下!臣臣有罪!北疆北疆军情急报!”
总管太监连忙将奏报呈上。
泰和帝接过奏报,只看了一眼,原本还算平静的脸色,瞬间就黑得跟锅底一样。】
【他没说话,但大殿里的温度,仿佛一下子降到了冰点。
他只是将那份奏报,猛地一下,甩到了御案之上。
那“啪”的一声闷响,比任何怒吼都更让人心惊胆战。
“念!”泰和帝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。】
【总管太监哆哆嗦嗦地拿起奏报,用尖细的嗓子念了出来:
“边关急报:北狄王庭集结十万铁骑,撕毁和议,大举南下,猛攻我上谷、渔阳等郡,兵锋首指幽州!
三日之内,东线重镇广宁、辽西、阳乐三城接连失守!
守将总兵李牧之战死殉国!
三城数十万军民惨遭屠戮!
幽州刺史紧急求援,称狄人兵锋之盛,前所未见,若幽州再失,则敌骑可可饮马黄河,首逼京畿!”】
【这下,所有人都听明白了。
敌人是从正北方的主力方向,像一把尖刀一样,狠狠地扎了下来!
幽州是什么地方?
那是拱卫京师洛阳的最后一道、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!
一旦幽州有失,那北狄的骑兵,就等于是在京城的大门口遛马了!
这己经不是边境危机了,这是亡国之兆啊!】
【这一下,整个紫宸殿,才算是真正地炸了锅。】
【丞相公孙启,第一个出列,对着泰和帝深深一揖,痛心疾首地说道:
“陛下息怒!北狄背信弃义,人神共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