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假千金她只想当咸鱼 > 第222章 交税(第1页)

第222章 交税(第1页)

第222章交税

第222章交税

将水稻都晒好后,收税的衙役就来了。

大乾的田税以土地和人丁为主要征税对象,这是大乾农民赋税的主要组成。

遵循“丁有投,田有租”、“赋税十取一,地计田出夫”的原则来收取赋税。

而大乾的土地分为官田和民田,税率有所不同。一般情况下,官田亩税五升三合五勺,民田则减二升,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,草塌地三合一勺,没官田一斗二升。

如此计算下来,大乾的赋税其实并不重。再加当今圣上多次对偏远地区减免赋税,桃花村的村民只需要上缴收成的十分之一就行了。

不过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。矩州天高皇帝远,安南县更是偏远到大乾的地图上都不一定有标注。如此安南县的县令就像一个土皇帝一般,肆无忌惮的加重老百姓的赋税。

告御状?呵呵呵,你还没有走到京都就饿死在半路了。

再说没有衙门出具的路引,你连安南县都走不出去。还想告御状?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梦里想想得了。

所以在看到衙役们赶着牛车进了村庄后,所有人都发出一声叹息。“希望今年少收一些火耗吧。”

顾爷爷一边说着,一边安排家里人跳着水稻和玉米往大榕树而去。

顾嘉月扶着奶奶的手臂,好奇的问道:“奶奶,什么是火耗?”

“火耗就是征收途中的损耗和地方官府的办公费用。比如我们家需要缴纳一石的赋税,那就得多给二十升的火耗。可实际上,这些所谓的损耗和费用很多是被衙役中饱私囊。”

所以到头来农民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,连温饱都不能维持。

顾嘉月听着奶奶的话,心中无比的愤怒。

按着大乾的重量换算,一石差不多等于150斤,一升差不多等于现代的15斤,二十升就是三十斤。已经是赋税的五分之一了。

而这还只是表面的,还有许多阴暗的苛捐杂税压榨着老百姓的剩余价值。

这还是当今圣上多次减免的后果,换成前朝末年比如今还要重上不少的赋税,怪不得百姓要反。

可大乾的税收模式是沿用前朝的,新朝初立,目前还看不出多大的问题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土地兼并越来越重,赋税名目越来越多。大乾总会走上前朝的老路。

想到这些,顾嘉月忍不住叹息。哎,可惜她不能进入朝堂,无力改变这些。

奶奶见她愁眉不展,安抚的拍了拍她的手。“也不用太过于忧心,新来的县令我看着很不错,也许会有改变呢?”

顾奶奶想起郑清和,心中忍不住叹息。多好的孩子啊,为什么嘉月就是不喜欢呢?

二人走到大榕树下的时候,村长已经组织好村民,开始交税了。

“顾黄平,水田十亩,旱地二十亩。需交田税水稻二石,玉米二石。家中人丁共十三人,其中十五岁以上8人,需要缴纳人头税960文;十五岁以下5人,需要缴纳250文。共计1210文。”

衙役手中拿着一本册子,上面记录了每家有多少田地,多少人口。

可别想着蒙混过关,衙门每年都会派人走访调查,丈量土地的。

村长弯着腰,端着假笑将早就准备好的铜钱递了过去。“辛苦差爷了。”

陈衙役接过被穿成一串串的铜钱,往一旁的称上一丢,得出了个大概的数据。

其实误差也不大,铜钱和银子不同。人们得到银子后,会用小刀刮去薄薄一层。可铜钱刮不动,也没人去刮,所以重量不会改变。只要知道一枚铜板的重量后,得出来的结果一般都不会出错。

陈衙役拿起一串铜钱拆开,巴拉了一半丢在称上。然后将多余的铜钱还给村长。“多了,拿回去。”

看着被陈衙役递回来的铜板,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。

这是什么意思?年年都是这样交的,怎么会多呢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