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华娱之风起2002笔趣阁 > 第441章 忘词(第3页)

第441章 忘词(第3页)

“老高不是科班出身,以前干治安员,三十来岁才入行,拍摄经验不多,但表演特别接地气,我在写剧本时,算盘一角想的就是他,你多多担待。”

陆远瞅了眼蹲在角落里,搂着剧本嘎嘎背的高昌皓,默默地点了点头。

隔了一会儿,他慢悠悠地走过去。

许是察觉到察觉到有人靠近,高昌皓的注意力从剧本上挪开。

他抬头,双眼不大,微微眯着,瞧着蛮精明,倒是很符合丁大算盘这一角色。

高昌皓操着一口正宗的山西口音,道:“陆老师嗯。本事,咋了。”

陆远瞅了眼他的剧本,正是接下来要拍摄的戏份。

他不禁产生些许好奇。

《番号》剧组的大部分演员,在圈内都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。

就拿片酬来讲,华录总投资4500万,他一个人就顶了整部戏投资的四分之一。

高昌皓就属于没什么名声的那一类。

但围读剧本期间,他发现这人相当认真,很投入。

不同于其他演员,他并不热衷于社交和娱乐。

大晚上,其他人成群结伴地去喝酒,去享受夜生活。

他总是拽着徐记周导演探讨人物,末了,拎着剧本孤孤零零的打车回去。

其他人关系熟络后,会拐弯抹角地奉承陆远,偶尔还会喊他一起出去吃饭。

高昌皓没有,围读剧本期间,唯一找过他的一次,是向他讨教人物的心理活动。

这个认认真真研读剧本的,不起眼的小演员,给陆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
他还注意到,开机后,这人但凡有空,便会抱着剧本躲在一旁背台词。

丁大算盘的词虽然不少,但也不至于没完没了的背,就当他为了角色,精益求精吧。

可方才他在拍摄时的表现,却与之前的认真态度,形成鲜明对比,这让陆远感到极其不解。

在读剧本期间,高昌皓对剧本很是熟悉。

一口山西腔,语速较快,音调变化较大,响亮而富有感染力,那叫一个朴实且地道。

而且昨天晚上,大家也有聚在一起为今天的戏做准备,怎么拍、怎么走位,都已经心里有数。

他蹲下,漫不经心地问:“没什么,只是看到你总在背台词,有些好奇。”

高昌皓听这话,明白了,挠了挠头,道:“陆老师,不好意思,我记不住词,上学那会儿就这样,人家一个早上就能背下来的一篇课文,我得三四天,而且忘得快。”

他并非夸大其词。

高昌皓走的野路子,原本是一名普通的治安协管员,在片场凑热闹被抓去当临时演员,第一次出镜就被导演夸赞他非常有天赋。

从此踏上了演艺之路,经常去跑龙套。

典型的误打误撞闯进演艺圈,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过,这辈子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员。

演龙套不打紧,戏份稍多,演起来就非常吃力,主要是背台词很费劲。

别人背三遍就能记住,他要背十遍,其他演员都能对得上词,他只能干瞪眼。

要是紧张了,那就更惨。

所以这也是他在剧组总保持沉默,不爱出去溜达的原因。

晚上收工,整点小菜,喝点小酒,窝在房间,老老实实抱着剧本啃。

“背不下台词?”

“嗯。”高昌皓诚恳地点头。

陆远摸着自己的络腮胡,想到拍摄《大明王朝》时,饰演总督胡宗宪的演员,王庆详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