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笑话?!”汉斯怒极反笑,狠狠一拍胸膛,指着王建民鼻子立下战书,“好!你们等着!我今天,就要让你们这群落后的中国人,好好见识什么是真正的工业文明!”
他猛地转向苏晚夏:“把‘通脉丹’所有的实验数据都给我!我亲自写一份‘教科书级’的工艺流程图!让你们看清差距有多大!”
王建民故作“不情不愿”,从档案室搬出了一大堆早已被林卫国优化淘汰、包含大量错误冗余的早期实验数据。
汉斯如获至宝。
整整两天两夜,他将自己锁在办公室,爆发了一个德国工程师惊人的严谨和执着。
英文打字机的“哒哒”声响彻不停,t型尺和绘图笔在图纸上精准游走。
他将那些混乱的中文数据重新整理、分析,以最规范的格式、最严谨的逻辑,一丝不苟地绘制出一份堪称艺术品的“工艺流程图”。
文件精美、图文并茂,甚至贴心地附上了德中双语标注。每个步骤,每个数据,清晰明了,无可挑剔。
表面看,它完美得足以让任何外行惊叹。
然而,内核却是一条由错误、淘汰的数据堆砌的绝路——足以让任何模仿者粉身碎骨。
两天后,这份由汉斯亲笔签名的“技术草案”被盖上鲜红的“内部培训资料,请勿外传”印章,通过钱国栋县长安排的军方绝密渠道,火速发往千里之外的广州。
广州,老茶楼的窗边。
林卫国独自坐着,慢悠悠地啜着茶。
一个寻常茶客模样的男人,默不作声地靠近桌边,放下个牛皮纸文件袋,转身就走,一句话也没有。
林卫国顿了一下,看了一眼那个匆匆而去的身影,也没有说话。
他随即拿起文件袋,刚拆开封线。
此刻,茶楼外的监听车里,王刚耳机里猛地炸响组长周正冰冷的声音:“他拿到了!”
“王刚!目标确认!他只要拿着东西走出这个门,立刻动手逮人!”
王刚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!
茶楼里的林卫国,却像毫无察觉。他甚至没瞥一眼街对面那辆盯了许久、架着望远镜的面包车。
他只随意一瞥,将那份足以定生死的“工艺流程图”,如同对待一张废纸般,随手撂在了桌面上。
随后,他拈起茶杯,目光扫过窗外喧闹的街市,精准地落在街角一个擦鞋摊——那正是“花蛇”的眼线。
林卫国嘴角若有似无地弯了一下,朝那个方向,干脆利落地打了个“搞定”的手势。
做完这一切,他收回视线,再不关心窗外。
他提起茶壶,给自己面前小小的紫砂杯续了道滚烫的茶水。浅浅呷一口,那醇厚的香气熨帖地钻入肺腑。
像一个将最后陷阱布置妥当的猎人,他端着茶,安静地等待着,等他的猎物一步踏进网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