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里亚与乌国的战争,显得十分胶灼。
但总体来说,乌国兴师动众入侵马里亚联邦,却没取得理想战果,损失还不小。
敌人太低估了正规军的战力,尽管武器装备以及士兵数量完全占优的情况下,也没能顺利突破这道防线。
乌国高层甚至认为,这可能将是一场持久战。
双方都将投入大量兵力物资在第一线,最后比拼的将是整个国家的国力。
对于这一点,乌国高层们显然很有信心。
现在早己过了,当初约定好将艾娃等人移交给法兰西的时间。
乌国却迟迟没有交人,国内有部分权贵,显然不太赞成现在就把人交出去。
至少要等到战局明朗起来,还有救回海上被扣留的货船以及货物,再决定要不要把人交给法兰西。
他们还算聪明,哪怕是自认为占据上风的情况下,还知道给自己留条后路。
毕竟那些被扣留的船只和货物,可都是国内几位要员的生意,有他们横叉一手,移交艾娃他们的事情也就一拖再拖。
无论法兰西方面怎么说,也要等到战局明朗化,再决定要不要交人。
打持久战?
就算乌国人愿意,卢卡斯也不答应。
马里亚正进入发展时期,各行各业都在逐步提升。
这时候打持久仗,不是让他之前所做的努力全都化为乌有吗?
要打,就必须尽快结束战争,让国内的经济保持稳定,不至于受到太大的战争影响。
要不然就把战火引到乌国领土去,好让马里亚国内有口喘息的机会。
这是他开战前,制定的核心思想。
只是眼下的战局,似乎并不受任何一方或个人的意志而转变。
除非,用绝对的实力来击溃对手,才能快速结束战斗。
交战第十天,双方在前线投入的兵力己经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。
在这片狭长的山谷抵达,乌国陆陆续续增派的援军己经高达西万人,坦克装甲车过千辆,由于受地势所限,装甲集群无法全部展开,不然守军根本抵挡不住这道钢铁洪流。
马里亚方面,除了最开始的五六旅外,又增援了三个团民兵。
克拉苏省方向,也同样增援了三个团。
同时还要面对正面同盟军的袭扰。
这场战争的激烈程度,远超出双方的意料。
投入了这么多兵力和物资,就算不想打也不行,损失再大也只能硬着头皮上。
乌军进攻阵地的频率再次加快。
炮火更是不要钱一样,疯狂朝正规军防线上倾泻。
坚持到晚上,进攻了一整天的乌军部队开始缓慢退去,战场上很快便没了他们的身影。
按照以往的习惯,过不了两个钟头,他们又会像潮水一样涌上来。
阵地上的士兵,正忙碌的抢救伤员,修复被破坏的防御工事。
五旅旅长也出现在战场一线,注视着满是弹坑的地面,眼神有些复杂。
十天,他的五旅损失近三分之一。
眼前这处战场是敌方争夺的重点,早己成了真正的绞肉机。
一个营的兵力刚送上来,坚持不了一天就打光了。
照这频率下去,要不了多久,他的五旅都该撤销番号了。
马里亚士兵不好过,乌军只会更难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