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片狭小地区,敌方至少丢下了两千具尸体,数十辆坦克装甲车。
眼看天逐渐暗下来,旅长再次瞥了眼手腕上的时间。
马上敌人的新一波攻势应该又要开始了。
“长官!”
这时通讯兵快步跑了过来,喘着大气叫道:“将军下达新的作战指令,要求我部在一个小时内,撤出阵地到新的地点集结。”
撤出阵地?
这命令来的毫无征兆,且没有合适的理由。
好不容易才守下的阵地,就这么白白放弃了?
他再三确认过,确实是将军亲口发布的指令,不由陷入了沉思。
军令不可违,是他们这些军官上的第一课。
想不明白就只能不去想,这么做必然有将军的用意。
旅长不敢浪费时间,忙命令手下士兵,迅速撤离阵地。
于此同时,负责防御另一边的六旅也接到同样的命令,几千人井然有序开始撤离战场。
一个多钟头后,兴师动众的乌军再次涌到了防线外。
令他们惊讶的是,己经快逼近到两百米的距离,却迟迟没有听见对面的枪声。
故作玄虚,还是有什么别的企图?
前线指挥官也闹不明白,打了这么长时间,敌方有多顽固他是一清二楚。
怎么可能一枪不放就跑了。
于是派出一个班的侦察人员,摸黑靠近过去侦察。
到了阵地上,侦查人员惊讶的发现,这里连个人影都没了,包括那些阵亡士兵的遗体也一并被带着离开。
如此组织有序的撤离,竟然被他们认为是逃跑?
其它阵地上,也是相同的情况,所有士兵撤的一干二净。
跑了?!
得知此情况的总指挥,自然是大喜过望。
攻了这么长时间,一首打不下来的阵地,想不到今天终于把那群顽固的敌人给打跑了。
他差点因为国内不断施加的压力,引咎辞职,还好总算是撑了下来。
还等什么,他一边让人向国内通报这个喜讯,一边命令大部队进行追击,务必不能放跑了敌军残余。
要一鼓作气,打到马里亚境内去。
没有了这道防线,外面将是一马平川。
数万乌军部队,跟他们指挥官一样,像打了兴奋剂,嗷嗷叫着在后背猛追着,想要痛打落水狗。
一口气追出几十公里,从晚上一首追到天亮,己经来到尽头。
外面出去十公里不到,就是目尔滋大草原。
而撤离的五旅六旅,却在峡谷出口修建起简易的防御工事,试图在此处做最后的抗争。
此处的地形像个喇叭口,外宽内窄,守军往出口一蹲,想要打出去确实有些难度。
还好在这片峡谷出口附近,有一大块空地。
就像为乌军量身打造,足够他们用来让装甲部队集结,以便发动冲锋。
双方似乎都卯足了一口气,要在这里分出个你死我活。
几百辆装甲战车排列在前,紧随在后是数万步兵,只要冲破敌人这道最后防线,马里亚将面临无险可守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