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我就生活在那个时代鸿祥的新书作文80 > 第373章 大哥抬款买个牛犊子(第2页)

第373章 大哥抬款买个牛犊子(第2页)

我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:“张老师,关照,关照,你能给我拿多少啊?”张老师想了想,说:“我手里能拿出两万块,不过我也得和家里人商量下,你先别着急。”大哥在一旁连忙点头哈腰,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。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,有这两万块,大哥买四轮子的钱就有着落了。张老师接着说:“我知道你们用钱急,这样吧,我现在就回家和家里人说,你们找个地方等我消息。”我和大哥连连称好。我们找了个小饭馆坐下来,心里既期待又紧张。等了大概一个多小时,张老师打来电话,说钱没问题,让我们去她家里拿。我和大哥赶紧起身,一路上都乐开了花,大哥直说遇到好人了,今年这地肯定能种好。到了张老师家,张老师把钱给了我。我说,张老师,你拿张纸,我给你写个借据。张老师说,校长,有必要吗?“有必要,有必要,这是我大哥借贷,咱是民间借贷,我给你写个条,我叫我大哥签上字,我是担保人,我也写上我的名字。”

我说着,张老师,就拿来笔和纸,我写道:今借到张桂清人民币两万元整,利息,我写到这,我说张老师你看利息写多少?张老师说,我还要利息吗?我说要,要要要。“那,马校长,就按照银行存款利息吧?”

我听了,说不妥不妥。按照银行存款利息不行,要按照银行贷款利息,还得略高一点吧,银行今年农贷利息是一分八,咱写二分,这样好算账。一万块钱,一个月利息是二百,大哥得用八到十个月。要是十个月,一万块利息就是两千元。两万利息就是四千元。到时候,本和息就是两万四千元。我说着,就写完了。

张老师说,马校长,这多不好意思,你大哥用我这两个钱,我还要高利息。我说,张老师,这不属于高利息,这是你参加马村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投入,你分的是红利。我一说张老师和大哥都笑了。

我们拿到钱要走了,我和张老师握手告别,大哥也赶快和张老师握手,眼里满是感激。

我们从张老师家走出来了,大哥说,还是家军交的朋友广呀。咱有钱了,咱下馆子去啊。“瞎说,这钱能吃饭馆子吗?都带着高利息来的。”

“不高不高,家军,别人家抬的钱都是三分利息嘞。”

“三分利,张老师他不能给我要三分利。要是你来,你看要不要三分利?”“哎呀,家军,我来,张老师都不能抬给我。”

别说了,大哥,咱赶快去安排咱去年抬款的那三家吧?我和大哥说着就赶快走,大哥问我怎么和这三家算账呢?我说到那看吧,最好的方式,是给这三家的账都算了,咱们只给利息,不给本金。这样就算继续抬了。大哥听了,说这个法子好,这样,三万块钱的利息有七八千够了。我说是,咱抬的时间不一样。我和大哥说着,就来到了老吕家,我们到了老吕家,我叫吕大嫂拿出来我给她写的条子。本金是一万,利息是三分,用了七个半月零一天。利息是两千二百五。我说,大嫂啊,去年我哥收成不好,给你利息吧,本金叫她继续用把?我再重新给你写个借据。

“不行啊,家军,我家今年事太多了。你大哥呀,就把本金利息都给我吧。”我听了,说好,好好。说着,我就收回了借条。叫大哥给老吕大嫂付一万二千二百五十元。大哥付了钱说,完了,这回买牛犊子的钱又不够了。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我们从老吕家走出来,又用一个多小时,分别把老张和小杜家的利息账都算了,本金没还,只给了他们的利息。最后,只剩下一千一百五十块钱。在我们从小杜家出来时,大哥的脸狙伤着说,完了,买牛犊子的钱又没了。怎么整啊,家军?

我说咋整?你该人家的你不得还吗?“那我准备买牛犊子又买不上了。”

大哥说,我笑了。大哥说家军,你笑啥啊?我说笑啥,你买一个四轮子,你不叫四轮子,老叫牛犊子,这回牛犊子可大街叫吧?大哥说,啊,我们农村都把四轮子叫牛犊子,因为这四轮子,它像牛犊子似的有劲呀,干起活了,窟嗵窟嗵地像牛犊子似的。

我和大哥找了个地方坐那。我说先歇一会吧。大哥说,上饭店吃饭去吧。我说去吧,咱去吃着饭,我再考虑考虑,看找谁能行?

到了饭店,大哥说,咱哥俩要两个炒菜呀?要炒菜,喝点啤酒。我听了说,拉倒吧,抬着款,拿着高利息,还吃炒菜,喝啤酒呢?大哥说,咋地,要炒菜,这一辈子,总不能老不舍得吃啊?我给你说,家军,咱这是起步阶段,等着过几年咱就富了。大哥说着,就喊服务员要了两个菜,一个鱼,一个尖椒炒干豆腐。就把啤酒拎上来。一会,大哥要的菜服务员端上来了,大哥喊着,我们就喝起啤酒来,一个人喝了两瓶啤酒,又吃了一馒头。一算账,鱼,四块,干豆腐八毛,啤酒一瓶一块钱。吃了两个馒头,馒头吴,五毛一个,两个一块,共计花了九块八。吃完了,大哥说,怎么样,我说行,这马老板,真敢花,来买牛犊子还没钱呢,一顿饭馆花了九块八。你这一顿饭店,快赶上我上师专一个月的伙食费了。

大哥说,走吧,想法子给大哥抬款去吧。我说,去吧,俗话说,拿人家的手短,吃人家的嘴短,这回饭店我也吃了,要不给大哥抬着款也不行了。我和大哥说着,又用了两个多小时,跑了三家,一家抬五千,一家抬三千,一家抬七千,三家一共抬了一万五千块钱。加上刚才剩的一千多,哥俩一算,买牛犊子够了。

够了,我和大哥匆匆来到了农机公司,花了一万一买了一台富锦生产的四轮子。又花一千二买了一套播种机。

我们买完了,我和大哥正试着启车了,新村的几个人,看到我们了,跑过来了,说,呀,老村长在这呢。我说,在这呢?大哥说,老高叔,你看我买的牛犊子咋样?老高说,这牛犊子,等着种地的时候,管保闷闷闷的。大家说着,就开着往回走了,大家叫我打头,喊着老村长打头。我说,你们打你们打。老高叔说,那一年,公社给咱新村75拖拉机,都是俩你开回去的,这回老村长还得开。

大家上路了,一路六台新型小四轮子,熥熥熥的冒着烟,奔赴在大道上。老陈三叔说,看这帮牛犊子多带劲?

hai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