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三线情怀金句摘抄 > 第103章 水库1准备建水库(第2页)

第103章 水库1准备建水库(第2页)

为完成工厂下达的任务,车间组织了为期三个月的职工劳动竞赛,以工人每周完成工时的多少作为评先标准,谁的工时最多,谁就是第一名,会为第一名披上红绶带,并在工作台上放置“先进”流动红旗。

马明庆在这次竞赛中工时排名第一,被披上红绶带,记录为竞赛第一。

马明庆进厂已有四年,工作一直努力认真,每月都超额完成任务,但获得先进还是头一次,他心中满是喜悦。

每天看着机台上的“先进”流动红旗,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留下它,因为在他看来,这面红旗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方式。

他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,从那之后,他每天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厂,晚上还会晚两个小时回家。

马明庆的付出,贾飞龙都看在眼里,他决定树立马明庆这样的典型。

另一边,公社正在召开会议,主题是研究水库相关工作。

1973年春夏之交,程屯水源地顺利建成,解决了锦东厂部分生产生活用水问题。

然而,那年夏季雨水稀少,女儿河的河水到了程屯只剩下窄窄的一条细流。

当地老百姓认为是三线厂抽水导致水量减少,程屯山坡的庄稼地也出现了严重干旱。

老百姓向生产队反映,生产队又上报到公社,公社无奈之下找到了锦东厂。

厂领导并不认同是三线厂抽水导致河水减少,但愿意帮助解决干旱问题。

经过与公社领导协商,双方决定共同挖一个水塘来解决农业用水难题。

程屯大队在铁路大桥北500米、靠近女儿河的一块农田里选定位置,工厂出车,公社出人,经过一周的努力,挖出了一个30米宽、50米长、3米深的水塘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水塘挖好后,蓄水量却不太充足,这些水仅够解决这一块农田的灌溉问题。

西村的用水问题解决了,东村的老百姓却不乐意了,他们质问为什么不在东村建水塘,也强烈要求为东村建水塘。

老百姓的呼声虽然左右不了领导的决策,但通过这个水塘,领导们看到了增产的希望,也由此产生了新的想法。

公社领导认为,实现旱涝保收的关键在于建设大型水库,于是起草报告上报到县革委会,革委会批准了修建水库的提议。

秋冬两季,县水利局派出小分队深入山岭考察。

经过多次研究,小分队认为在荒石沟建水库是可行的。

荒石沟与石嘴岩相隔三座山,位于火车站南面。

火车站坐落在程屯山上,山下有一条沟,沟里的村落便是公社所在地。

翻过南面的山,山下就是荒石沟。

荒石沟西口紧临女儿河,河西岸是程屯的一个自然村,农田和村落就分布在这一山坡上。

这座山被当地人称作草尖岭,山上土石参半,除了石头就是农田,山顶有一条从南到北的公路,这也是三线通往县城的大路。

这座山虽不算高耸,但岭多沟多,在没有三线建设之前,这里没有这条公路,县里的长途汽车只能开到岭南,程屯、西张村的百姓出行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坐上长途车。

荒石沟与石嘴岩之间,走大路路途遥远,若抄小道,却仅有六里多地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