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办公室后,贾飞龙坐下来,拿起政工部门下发的必学材料,认真地学习并做起了笔记。
其中一段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他的注意力:
樊迟问仁,子曰:“爱人。”
问知,子曰:“知人。”
樊迟未达,子曰:“举直错诸枉,能使枉者直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他反复研读着这段经典,心中不禁联想到车间里的工作和人员管理。
他意识到,“知人善任”是多么的重要,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管理之道吗?
目前,车间最需要的就是找到一位正直且能力出众的人,将其树为典型,委以重任,从而引导年轻工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。
而这个人,非马明庆莫属。
想到这里,贾飞龙拿起笔,在本子上写下了“马明庆”三个字。
与此同时,马明庆之前的种种表现也如潮水般涌上他的心头。
那次车间组织的劳动竞赛,马明庆凭借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,一举斩获工时第一名的佳绩。
然而,在颁奖前夕,却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,提及马明庆出身平凡,暗示他不配获得这份荣誉。
贾飞龙得知后,态度坚决地表示:“评价一个人,关键要看他自身的表现,而不是出身背景。我们要给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应有的认可和奖励。”
在贾飞龙的坚持下,马明庆身披象征荣誉的红绶带,站在了领奖台上。
那一刻,马明庆的眼中闪烁着激动和自豪的光芒。
自那之后,马明庆工作起来愈发干劲十足,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。
他起早贪黑,每天总是最早来到车间,最晚离开。
为了按时完成工厂下达的100mm加榴弹生产线自制设备部件加工以及J44-55B底传动双动拉伸压力机零件的艰巨任务,他甚至干脆以车间为家,住在了机床旁。
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,废寝忘食,每月完成的工时总量远远超出第二名一倍还多。
他的努力和付出大家有目共睹。
有一天,一位工友半开玩笑地称呼他为“三线铁人”,这个称号从此便在车间里流传开来。
成为了马明庆努力工作的象征。
贾飞龙将马明庆的努力和成长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。
不久后,他便提拔马明庆担任铣工组副组长,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身兼先进模范与副组长双重身份的马明庆,工作起来更加积极主动。
他的工具箱里,常常放着从家里带来的窝窝头和咸菜,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,他连吃饭都尽量节省时间。
由于他一心扑在工作上,家里的农活和其他事务他根本无暇顾及。
起初,他的父亲对此颇有怨言,觉得儿子太不顾家了。
但随着马明庆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,还当上了副组长,父亲的态度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
从最初的反对变成了全力支持。
有时候马明庆一连几天不回家,父亲便会亲自带着干粮,送到车间机台旁。
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,父亲的眼中满是欣慰和自豪。
回想起这些,贾飞龙的内心满是感慨和欣慰。
他再次拿起笔,在本子上重重地写下“马明庆!!!”
三个醒目的感叹号,这不仅是对马明庆的肯定和鼓励,更是对他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。
随后,贾飞龙起身前往铣工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