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各家送来的,不光是闺女,也是份家族投名状。谁能被你看中,日后进了宫,哪怕不受宠,能在宫里站住一脚,那就是半条腿踏进了权力圈。”
史芸不置可否,只是淡淡扫了眼窗外日头,缓声道:“也得是能站住脚的。”
就在这热闹声势席卷整个史家之时,宫中也得了信。
乾清宫,赵桓正坐在案前,翻完一卷军政文书,抬头时,眼神没往堂中看,而是望向窗外的竹影。他手边茶盏微凉,一名内侍小心翼翼上前,低声禀道:“回陛下,昭仪娘娘昨夜已回史家,今日午时设宴,听说是接风。”
赵桓手一顿,眸子微敛。
“设宴?”他嗓音极轻,像是在咀嚼这两个字。
“是。”那太监赶忙应道,“规模不小,京都宗室、勋贵家中尚未出阁的女眷,几乎都到了奴才还听说,连礼部的人都有人过去维持秩序了。”
赵桓没说话,指尖轻敲桌面。那频率,很像他脑中正在快速拨算盘子。
史芸办这种宴,不稀奇,毕竟是昭仪回门。但把那么多门第、年纪刚好的闺女聚到一块儿这不像单纯的洗尘宴。
“她是在替朕挑和亲人选?”赵桓低声喃喃一句,像是在自言自语,但语气又有点不确定。
如果说史芸此举,是为了给宫廷物色和亲佳人——那这倒合了宗泽那一派的调子。
他眼神微动,略沉吟了一下,转身从一旁抽出一轴锦帛,亲手写了几笔。落款处,他顿了顿,最终还是落了朕字。他将写好的圣旨递给那名小太监:“带去史府,亲自交给史芸娘娘,不许有误。”
“奴才遵旨!”
此时此刻,史家后院正是最繁忙的时候。
房中,史芸倚坐妆台前,宫里的贴身女官正熟练地给她描眉上妆。今日她换了身明黄滚绣花边的软衫,头上未戴金凤,却簪了对江南来的素白玉兰簪子,显得端庄清秀。
“姑娘,这边再添点胭脂?”女官小心试探。
史芸看了眼铜镜中的自己,微微颔首:“淡些就好,不必太艳。”
正说着,帘子后传来一声轻咳,是史澜进来了。他没走近,只在外头站定,压低声音:“人都到齐了,二十七位,一位不缺。该坐的都坐上了,册子也都更新了,我让人按你昨夜的吩咐,分了座序。”
史芸点头,随手取过几页新名册翻看,手指轻轻一顿:“母亲她应下了?”
“应了,家里女眷都在后堂等你。”史澜笑着答,“我一开始就按你说的安排了,咱们男人全不露面,后院全由你们打理,旁人再怎么猜,也扯不上半点闲话。”
史芸嗯了一声,唇角勾了点极浅的笑:“这样最好。男人一现身,那就成了选秀大会,舆论起得快,压得更快。”
“所以你看我多乖。”史澜打趣地笑着,“你让我退场,我就退得一干二净,你母亲那边也稳,几个族里的嫂子、小姑都在,端得起场。”
史芸望着手中名单,轻声说:“我不是怕旁人看,而是怕陛下误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