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靖康耻?朕还在哪来的靖康耻?最新章节 > 第323章 安抚百姓(第1页)

第323章 安抚百姓(第1页)

“朝廷若只查贼,不还百姓一笔交代,那朕坐这把椅子,还有什么脸面说为政以德?”

赵桓语气说得极轻,但所有人听着都像被拿鞭子抽了一记。

李纲神色一凛,低头应声:“臣明白。”

赵桓点头,转头看向左班的户部尚书,语气带着冷意:“传令户部,即日起拨特赈银两五万贯,专用作岳州一带因圈地被迫迁移、丧田、断粮之民的抚济。”

“盐利之银、驿道税金,统统从中拨补;如有不足,由户部补贴,不得拖延,不得克扣。”

“令刑部、兵部协同李相所查,凡有商号强征、胁迫、伪契行为,一经查实,所侵民田即刻归还,赔偿银粮由主事商贾三倍折算偿付。”

他顿了顿,目光沉了些许:“补偿,不是恩赐,是朝廷欠下的。”

“百姓不是鱼肉,若这天下还姓赵,他们就不是被任意收割的草芥。”

他话音刚落,殿中一名年迈老臣忍不住拱手叩地,颤声道:“陛下此言,是我们大宋百姓的福气。”

此言一出,原本还想观望的几位老油条也纷纷低头,不敢再语。

赵桓却只是摆了摆手,回头望向众臣,平静道:“若有人再敢借朕之名,伤百姓命,朕不管他姓什么,从哪里来。”

“杀无赦。”

金殿之上,一时无人出声。只听得外头钟声响起,重重三下,震彻云霄。

钟声落,朝散如潮水退去,金殿之下只余那一点久久未散的肃杀与余音。

不到三日,李纲便亲自操办将圈地一案,查办到底,归还民田,三旬内出交代的诏令以最快速度发往各地。

不仅岳州,凡涉北商买地、伪契、强征之事,皆被归入清查。

与此同时,一纸官榜迅速张贴至各地驿站、城门、县署、集镇,最早的是岳州。

榜文大字一行,写得铿锵:“大宋皇帝亲裁岳州圈地一案,赵构身犯七宗重罪,押回问责。朝廷下令三旬之内彻查归田、严惩北商,赈银五万贯,用以济民。”

“若百姓家田被占、契卷被改、仓粮被夺,可就近赴县报案,由衙门登账登记,地方不得推诿、隐瞒。事关人命田产,敢有拖延者,与贼同罪!”

末尾印着赵桓的御玺、李纲署名,以及刑部与户部的双章。

这东西刚贴上去没两天,整个岳州就像沸了一锅粥。

夏诚水寨,寨门口的那块榜牌也被人贴了一张一模一样的。字大如斗,一眼扫去,连半文不识的老汉都能看出个一二。

孙大壮跟几个青年刚练完水,满身湿汗,顺手就往榜下一站,瞥了一眼。

几行字看完,他愣了半晌,最后只憋出一句:“真的假的?”

“真的假的?”

有人在他旁边重复了一句,声音里满是狐疑和不信,“朝廷说要给咱们退地?三旬之内就要归还?还赔银子?”

“赔银子?赔咱?”另一个汉子忍不住插话,“我上回他娘的一亩田被人赶鸭子踩了都没人管,现在告诉我有人赔我钱?!”

众人你一句我一句,声音越来越乱:“这该不会是套话吧?”

“说得比唱得好听,真退地了,那些商人不炸了庙?”

“我们村那边的田,全给收成马场了,那是北商和官府合开的,真退?”

“就算退了,咱们哪还敢回去种?一刀把你田夺了的人还在原地笑,你敢下锄头?”

一帮人越说越憋屈,孙大壮眼神沉着,盯着榜文许久,最后沉声道:“我不信。

“朝廷真要给咱退地,咋不早做?等赵构抓了,才想起我们这些人命也值钱了?”

“你们都别信得太快。赵姓的官,在咱这湖边多少年了?哪次不是张榜说得比圣人还好听,事后全拉稀?”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