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马拉雅山脉的寒风像刀子般刮过韩默的脸颊。他站在海拔五千米的山脊上,望着远处那座半掩在冰雪中的古老寺庙。根据沃洛申的笔记,这里就是&0t;石之下&0t;的所在地——第五个&0t;源&0t;的藏身之处。
&0t;确认了,是那里。&0t;渡鸦放下望远镜,呼出的白气在空气中迅凝结,&0t;titan的人比我们早到至少两天。&0t;
韩默点点头,调整着背包肩带。从莫斯科逃出已经过去了三周,他们辗转土耳其、伊朗和巴基斯坦,最后从尼泊尔一侧进入喜马拉雅山脉。米哈乌大部分时间处于半昏迷状态,只有在接近能量节点时才会短暂清醒。
&0t;多少守卫?&0t;韩默问道,目光扫视着寺庙周围的地形。
&0t;外围至少二十人,全副武装。&0t;渡鸦指向几个关键位置,&0t;寺庙内部未知,但热成像显示地下有大型空间,应该是&039;源&039;的存放处。&0t;
米哈乌坐在一块岩石上,裹着厚厚的防寒服,只有苍白的小脸露在外面。比起在莫斯科时,他看起来健康了些,但眼中的蓝光仍然明显,额头上的印记也时常闪烁。此刻他正盯着远处的寺庙,表情难以捉摸。
&0t;感觉到了什么?&0t;韩默蹲下身与他平视。
&0t;痛苦。&0t;米哈乌轻声说,&0t;第五标记携带者他们还活着,但很痛苦。&0t;
韩默胸口伤疤传来一阵刺痛,仿佛在共鸣。自从与米哈乌建立更深层次连接后,他对其他标记携带者的存在也变得敏感起来。特别是接近&0t;源&0t;的时候,那种感觉就像有人用钝器敲打他的头骨内侧。
&0t;计划?&0t;渡鸦检查着武器,一把改装过的狙击步枪和几枚烟雾弹。
&0t;声东击西。&0t;韩默指向寺庙西侧的一排燃料桶,&0t;你制造混乱,我趁机潜入。找到标记携带者后立即撤离。&0t;
&0t;那&039;源&039;呢?&0t;
韩默和米哈乌交换了一个眼神。男孩轻轻摇头:&0t;不能破坏也不能让titan控制必须保持平衡。&0t;
&0t;明白了。&0t;渡鸦没有多问。这三周来,他已经见识了足够多无法解释的事情,学会了不再质疑,&0t;一小时后日落时行动。无线电静默,三小时后在四号集结点会合。&0t;
当渡鸦去准备装备时,韩默留在米哈乌身边。男孩的状态让他担忧——有时像个普通孩子,有时又变成那种然的存在,说着没人能完全理解的话语。沃洛申的笔记中提到这种现象叫&0t;共生融合&0t;,是&0t;接收器&0t;与&0t;源&0t;意识逐渐同步的过程。
&0t;这次不一样,对吗?&0t;韩默轻声问,&0t;比北极那次更危险。&0t;
米哈乌点点头,眼睛反射着雪地的冷光:&0t;第五标记很特殊它是第一个被放置的。守护者通过它监视了人类最久。&0t;
&0t;标记携带者是谁?&0t;
&0t;一位喇嘛已经守护很多年了。&0t;米哈乌的表情变得悲伤,&0t;titan用药物和痛苦强迫他激活标记这会吸引守护者的注意。&0t;
韩默想起莫斯科总部那个被附身的陈林。如果titan已经掌握了部分复制标记的技术,那么他们的目标可能不再是控制&0t;源&0t;,而是直接召唤守护者。
&0t;我们能救他吗?那个喇嘛?&0t;
米哈乌沉默了一会儿:&0t;不知道。标记已经与他深深融合。分离可能是致命的。&0t;
日落如约而至,喜马拉雅的黄昏短暂而壮丽。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时,西侧的燃料桶突然爆炸,橘红色的火球照亮了整个山谷。正如预期,titan的守卫们立刻向爆炸点集结,只留下基本防御。
韩默和米哈乌从东侧悬崖攀援而上,利用冰镐和绳索悄无声息地接近寺庙外墙。米哈乌的身体似乎不受稀薄空气影响,动作灵活得像只山猫。当他们翻过最后一道石栏时,韩默的胸口伤疤突然剧烈疼痛起来。
&0t;很近&0t;他咬牙忍住呻吟,&0t;就在下面。&0t;
米哈乌将手掌贴在寺庙古老的石墙上,蓝光从他指尖渗出,在墙面上形成一个光的符号。石头无声地滑开,露出一个向下的狭窄通道。
&0t;他们改造了结构&0t;米哈乌低声说,&0t;但原始通道还在。&0t;
通道内的空气陈腐而干燥,墙壁上刻满了与标记相似的古老符号。随着深入,韩默的伤疤疼痛越来越强,同时一种奇怪的嗡鸣声开始在脑海中回荡。米哈乌走在前面,身上的蓝光成为唯一照明,在狭窄的空间里投下诡异的影子。
通道尽头是一个宽敞的地下厅堂,中央放置着一个与北极&0t;源&0t;相似的黑色球体,只是尺寸小了一半。球体表面不断浮现出光的几何图案,像是在进行某种计算。
但韩默的注意力立刻被球体旁边的人影吸引——一个瘦削的老喇嘛被锁在特制的金属椅上,十几条管线连接到他赤裸的上身。他的胸口有一个复杂的光标记,比韩默和陈林的都要大,几乎覆盖了整个胸膛。老人双眼紧闭,呼吸微弱,但标记的光芒仍然强烈。
更令人不安的是,三个穿白大褂的titan技术人员正围着一个复杂设备忙碌,似乎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。韩默数了数守卫——四个,全副武装,站在厅堂各个角落。
&0t;等他们开始仪式。&0t;米哈乌用意念传递信息,&0t;那时&039;源&039;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。&0t;
韩默点点头,躲在阴影处观察。技术人员完成了准备工作,其中一人按下通讯器:&0t;准备就绪,请求启动序列。&0t;
静电噪音后,一个熟悉的声音回答:&0t;开始吧。记住,我们需要至少60的共鸣强度。&0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