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早就在准备这些了?”
他唇角微不可查地翘了下,抬头望向东南方,那里有片梧桐叶正巧掠过窗棱。
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。”
江倾将手机反扣在讲台,开口将台下的视线吸引过来。
“当ai能批量生产合格线以上的剧本、影视剧,人类该做什么?”
他点动激光笔调出两份数据对比图,左侧是传统编剧三个月创作周期,右侧是仿真ai辅助下的人类编剧周报。
“大家能看到,有ai介入后编剧的工作效率一目了然,而节省出来的时间,他可以去采风、体验生活、打磨真正动人的细节。”
江倾的激光笔定格在大屏幕上,“哈姆雷特”经典台词“生存还是毁灭”被替换成“协作还是对抗”。
“二十年前,数码相机没有杀死摄影艺术,反而催生了stagra。”
他屈指弹了弹话筒,清越声线惊醒现场恍惚的人群。
“当我们教会ai理解三幕剧结构,或许能腾出精力研究怎么让第八幕剧诞生。”
第一排突然响起掌声。
姚启智院士扶着眼镜起身环顾四周。
“去年我们团队用ai筛选实验数据,省下的时间发现了新的量子纠缠现象。”
他转头看向台上年轻人。
“科技永远需要掌舵的手。”
江倾微笑颔首向他致意。
“姚院士说得没错,这才是未来。”
江倾的激光笔光圈锁定在大屏幕的“协同创作”四个字上。
“就象彩色胶片没有杀死摄影师,数码技术没有终结电影艺术,ai也不会让创作者失业,但会彻底改变创作方式。”
此刻银杏叶飘落的报告厅里,六百多双眼睛映照着台上的青年身影。
“变革从不因反对止步,只因停滞消亡。”
声音落下,掌声如擂鼓般落下,夹杂着连绵不断地快门声。
直播弹幕刷过满屏的“江神牛逼”,密密麻麻地几乎遮住整个画面。
待现场再度归于平静时,江倾笑着将话题转回正题,继续讲述剩下的两种模式。
四种模式全部聊完时,窗外日光已经变成金红色。
江倾走过江楠身旁,抬手敲了下她的头,女孩立马将手里的薯片放下,嘴边还沾着碎屑,双手搭着膝盖作出一副乖巧模样。
现场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。
瞪了她一眼,江倾顺手调整耳麦。
“过去一年,很多翻天复地的技术变化都是由人工智能来驱动的,人工智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意。”
“这些只是必然会发生的事,而未来如果人工智能会产生情感属性,那也许会让更多人觉得匪夷所思。”
回到台上,江倾转身扶着讲台面向众人。
现场顿时爆发出惊呼声。
“江博士,所以人工智能真的会产生情感吗?”
前排一名戴眼镜的男生迫不及待地举手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