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放开吧,无妨,剩下的事情你们几个商量,我出去一趟!”
大门又开了,余令拉着两位同窗走了出去。
林大少望着余令,望着余令身上的锦衣,忍不住道:
“你,你是余令?”
余令摊了摊手,笑道:“啊,我就是余令,怎么不像么?”
鹿大少揉了揉眼睛,咽了口唾沫,忍不住道:“高中了知道么?”
高中的消息余令知道了,准确的说是在礼部官员在皇榜上写名字的那一刻就知道了。
十八名同考,有三人是袁御史和林御史的年兄年弟,有三人是王安挑选的人。
所以,在知道成绩那一刻余令并无多大的欣喜。
刘敏宽也派人来说了,除了策论和为官之道够出彩之外,经义那是一大坨。
好在这次经义的考题是《论语》。
若是考《孟子》以余令的答题思路来讲一定会被挑毛病。
孟子的核心是民贵君轻,若是按照这个思路破题一定出大事。
如今的《孟子》被删减很多,成了《孟子节文》。
哪怕孟子被请出了圣人庙后又请了回来。
哪怕永乐大帝恢复了《孟子》一书原貌,但只要挑,那就有说不完的毛病。
刘敏宽的话让余令沉思了许久。
所以,哪怕余令知道是第一也并无多大反应,运气一部分,实力一部分,背后帮自己的人也是一部分。
望着期待的鹿大少,余令故作懵懂道:“第几?”
“第一!”
“接下来要做什么?”
鹿大少心里的恐惧散去,心里虽有千般的疑惑,但此刻已经不重要了,这可是自己的年兄年弟啊!
“鹿鸣宴啊,对了你会跳舞呢?”
“跳舞?”
“对啊,要跳舞的,你不会?”
余令点了点头,诚实道:“不会!”
“走,我带你去一个地方,那里有人教,走走。。。。。”
两位要带余令去的地方是一个文馆,所谓的文馆用余令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属于读书人的会馆。
在这里,中第的举人要进行“被挑选”,有人要在他们身上下注,美其名曰以文会友。
用苏怀瑾的话来说那是“同乡交流会”,同窗,同乡,成了自己今后走入官场的人脉网。
这些举人,进士,就是朝堂各派的新鲜血液。
所以,举人相聚的文馆背后都是达官显贵。
这本来是朝廷为了后面的鹿鸣宴准备的,结果如今被人玩坏了,全是功利。
余令很早就想见识了,所以这个聚会余令想都没想就同意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