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824)
南京。国防委员会办公厅。
秋凉落定之时,委座召集一次会议。陆军部长何应钦、参谋总长陈诚、党国元老陈立夫等等在座。
&ot;近来有人反映,李德邻,组织兰州会战不力。六倍于敌,粮弹充分保证,空军拿去大半,仍然久拖不决。&ot;
戎装的蒋介石背着手,在厅中缓缓踱步。
&ot;八年前的台儿庄,也是十倍于敌。看来我军……大规模围歼战一直缺少经验。或许假以时日,待敌军给养耗尽,再行发动攻势--那么德邻,庶几可竟全功?&ot;何应钦惴惴道。
&ot;敬之公,此言差矣。台儿庄时期怎能与今日国军相比?士气、火力皆不可同日而语。如今我军精锐尽出,主力云集,空地一体,内线优势……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缺。而仍不能歼敌速胜者,非指导不力而何?&ot;陈诚不同意何应钦。
&ot;辞修所论,见其一而未见其二。&ot;党国元老陈立夫慢悠悠打开折扇:
&ot;李德邻抗日有功。远征欧洲,又带兵称善。此番兰州会战,早晚已胜券在握。不急于发动攻势者,爱兵如子,不忍牺牲过大是也……我所担心的,倒是德邻挟敌自重,功高震主……加以人心尽收,早晚--尾大不掉啊!&ot;
陈立夫把折扇&ot;啪&ot;的一声收起,在空气中俨然造成一个警告的效果。
蒋委员长回到座位,正襟危坐,望望左右:
&ot;如此,谁可取而代之?&ot;
(825)
蒙古。南部边界小城--赛因山达。
刚刚闭幕的秋季&ot;那达慕&ot;大会上,蒙古人民革命党总书记、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、人民军总司令霍尔洛&iddot;乔巴山在这里宣布:
驱逐华军,巩固边防,是我们神圣的任务。经过半年多的高效努力,横贯蒙古的大铁路已经修建到此地。离中国人的传统控制区不远了--不到200公里。
蒙古人民军的自卫能力更加强大,下一步铁路建设,将穿过东戈壁省,向着包头挺进!
乔巴山元帅与布琼尼元帅交换衣服合影
归绥市,将改名为&ot;呼和浩特&ot;--蒙古语意为&ot;青色的城&ot;。
又是几万名中国战俘,继续被押解着,进入新的铁路工地。
玉门。油田抢修现场。
另一批中国战俘也同样被押解着,慢吞吞地清理着被炸成瓦砾的炼油厂。
衣衫褴褛的前国军上尉胡参谋,轻轻踢了一脚蹲在一边干活、也是衣着破烂的蓝主任的屁股:
&ot;我说傻夯儿!还真干哪?为谁呢?等着伊万诺夫提拔你?&ot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