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送学的家长,人群中相互窃窃私语,交代着孩子要好好学习!要让夫子重视,早日考试秀才之类的话!
书院钟声悠然响起,厚重的大门缓缓开启。一位穿着藏青色长袍的学正站在台阶上,朗声道:
"新生入院!
"秦思齐转身向几位长辈深深一揖:
"思齐此去,定当勤学苦读,不负厚望。
"
刘氏强忍泪水,为他整了整衣领:
"去吧,记得晌午回来用饭。
"
跟着学正穿过三重院落,秦思齐来到一处挂着
"蒙学堂
"匾额的精舍前。堂前已经站了二十余名学童,年纪多在十岁上下,见到他这个明显小一圈的新生,都投来好奇的目光。
"这位就是本届蒙学榜首秦思齐。
"学正介绍道,
"从今日起,你们便是同窗了。
"
一个圆脸少年突然惊呼:
"他就是那个七岁能背《四书》的神童?
"这话引起一阵骚动。
学正轻咳一声,开始讲解书院规矩:
"蒙学分为甲乙两堂。乙堂主修《四书》《孝经》及书法;甲堂需习八股文,分破题、承题、起讲、入题、起股、中股、后股、束股八部分
"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秦思齐一眼,
"连续三月得甲等,方可升入甲堂。
"
正说着,钟声又响。学正肃然道:
"山长到!
"全场立刻鸦雀无声。须发皆白的周山长踱步而来,目光在秦思齐身上停留片刻,开口道:
"今日第一课,老夫亲自来讲。
"
他命人抬来一块漆黑板,用白垩笔写下
"大学之道
"四个大字:
"何谓大学?非指学堂,乃大人之学也
"
秦思齐全神贯注地听着,不时在带来的竹纸上记下要点。当周山长讲到
"格物致知
"时,他下意识摸了摸怀中的端砚,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课毕已是午时。秦思齐匆匆赶回秦茂才宅院,发现刘氏早已备好饭菜在门口张望。见他回来,连忙端出温着的鲫鱼汤:
"快趁热喝,补脑子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