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更三点,武昌府城仍沉浸在夜色中。秦思齐望着眼前喧闹的场景,恨不能寻个面具戴上。他那身崭新的丝绸衣服在灯笼下泛着光,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穿,而腰间蹀躞带上挂的七件吉祥物叮当作响。(文昌符,魁星踢斗图,葱,铜钱,核桃,桂花,莲子)寓意放到结尾。
秦茂才捧着一摞还冒着热气的炊饼挤过来:
"齐哥儿,这可是用文庙泮池水和的面,快趁热吃两个!
"饼面上用朱砂点着状元及第的纹样,咬开后发现馅料里竟裹着桂圆和红枣,这分明是乡里
"早中三元
"的讲究。
"让让!让让!
"秦丰田和秦大安抬着个扎红绸的考篮挤进人群。掀开盖子,里面笔墨纸砚俱是双份,砚台底下还压着张黄纸符箓。
"昨儿连夜去长春观求的,
"秦丰田压低声音,
"张天师亲手画的文昌符!
"(明代科举考生常以符箓、吉祥物求神庇佑,见于《水东日记》中对士子迷信行为的记载)
秦明文突然拽住秦思齐的衣袖:
"吉时到了!
"只见他抖开本黄历,指着上面朱笔圈出的
"寅正三刻宜入闱
"几个字。远处贡院方向传来低沉的鼓声,街面上霎时涌出无数提着灯笼的送考队伍,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。
贡院前的
"腾蛟起凤
"牌坊下,衙役们正举着火把查验浮票。秦思齐接过考篮时,发现底层里塞着个油纸包,拆开竟是几片切得极薄的人参,每片上都用针尖刺着个
"魁
"字。
"丙子科武昌府试入场序
"礼房书吏拖长声调的唱名声中,数百名考生如雁阵般排列。秦思齐瞥见前排有个白发老翁,青衫后背补丁摞补丁,却用金线绣着
"青云得路
"四字。老人颤抖的手从怀中掏出张发黄的浮票,那竟是天宝六年间的格式!
"验明正身!
"搜检差役的铁尺划过秦思齐的鬓角时,他看见隔壁队列有个少年被剥得只剩中衣。差役从其束发冠中抖出几片薄如蝉翼的绢帛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《大学》章句。(此舞弊手段与叶盛《水东日记》卷八记载的
"袖中藏小卷
"如出一辙)少年瘫软在地的瞬间,秦思齐分明听见他腰间传来玉器碎裂的脆响。
执灯差役将秦思齐引至
"地字十二号
"舍。这方三尺见方的空间里,板壁上满是层层叠叠的刻痕。最醒目的是某届考生用簪子刻的《题号舍诗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