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个穷书生,竟然能得到千年蛇妖的垂青,真是好福气啊!”一学子脸上露出神往的表情。
古代那些读书人就喜欢此类题材,仙女爱上公子,狐狸精爱上穷书生,诸如此类。
“人家是前世对白蛇有恩,你有吗?”立刻就有人说道。
“等哪天我也去放生一些蛇、兔子、狐狸什么的,为下辈子积点功德。至于野猪就算了,就算野猪能修炼成仙,也好看不到哪里去。”
“哈哈哈”
整个午休时间,人群都在议论《雷峰塔》的剧情里度过,上课时间到了还意犹未尽。
古代的娱乐,太少了。
找到一个便似如获至宝。
更何况苏文给他们写的《雷峰塔》,本来就是前世之经典佳作。无论其情节还是音乐,都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准。
午休后,顾修永给学子们上音乐课。
音乐课教的是古琴。
古时候的乐器也有高低贵贱之分,古琴最高雅,学生也只学古琴。
至于丝竹、锣鼓、唢呐等,只有伶人才学,不登大堂之雅。
后山山坡上,学子们席地而坐,每人面前的矮桌上摆着一张古琴。旁边放着香炉,里面点着的檀香升起一缕缕青烟。
瑶琴属昂贵之物,最次的也要十几两银子,好的百两甚至几千两。
古代读书人要学的不止有西书五经,还有音乐绘画体育,难怪普通人家供不起。
顾修永巡视一圈,做到心里有数之后就离开了。
古代教书启蒙阶段最难,而现在这些学子全都十五六岁,己经过了启蒙阶段。所有学子都熟练掌握了各方面的基础知识,不需要他再劳心费神的教。
过了启蒙阶段当老师的就轻松了,可以经常回房休息。
闭目养神,甚至睡大觉。
在静谧的午后,山清水秀的地点,背靠着阳光,年轻学子们开始弹奏早己烂熟的曲子,弹奏的是《关雎》《蒹葭》《采薇》等古曲。
“疏影兄,《雷峰塔》里不是有歌词吗?我们弹唱试试如何?”许芷兰突然提议道。
“我也正有此意,《雷峰塔》里面的歌词是七言,应该用《清平调》来弹。”冯疏影说完,纤纤玉手轻抹琴弦,清平调的曲调便流淌出来。
许芷兰伴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唱起来:“西湖美景三月天,春雨如酒柳如烟”
用清平调伴奏《渡情》,显然是走偏了。
其余的人听到许芷兰在唱渡情,纷纷露出惊讶的目光,纷纷停止了弹奏,侧耳倾听。后来有人拔出佩剑以剑舞相和。
读书人的剑作为兵器的成分比较少,更多的是礼仪和身份的象征。
甚至有人将五石散扔进嘴里。
狂放、不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