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辞压低声音,带着点江湖气开口:“陈晨,您可是咱们班的人脉天花板!包打听的名号谁不知道啊?
你看,其实我拿手的是做菜,家常的、宴席的都不在话下。
要是谁家里想弄个家宴啊,或者公司小聚想搞点特色好菜,您帮我搭搭线推广推广呗?我这质量口碑,您放心!”
陈晨这人爽快,又对孟辞的手艺佩服得五体投地,拍着胸脯打包票:
“小事儿!包在我身上!你这水准,不做几桌大席可惜了!真有需求,我肯定第一个推荐你!
这边豪言壮语刚落,那边队伍已经排出好几米开外了。
买包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:
“老板,四个香菇包!三个蛋!两碗粥打包!”
“我要六个包子!五蛋!带走!”
“四碗粥!快!”
“前面的少买点啊!给我留点!”
这架势,孟辞都惊了!
今天的备货可是比昨天多了近一倍!
现实就是这么骨感。
再充足的备货,也架不住顾客们开启了“批发模式”和“人情代购”。
蒸笼里那胖乎乎、冒着热气的香菇肉包,在“六个!六个!”“八个!八个!”的疯狂扫货声中,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光速见底。
卤锅里咕嘟着的茶叶蛋,那深褐色的诱惑,也敌不过“五个蛋!”“十个蛋打包!”的订单碾压,锅底迅速凉凉。
排队的压力瞬间转移到了盛粥的大桶上。
排在队伍中后段的顾客,眼睁睁看着最后的两个包子被前边的人豪横买走,最后几个茶叶蛋也进了别人的袋子,只剩下粥桶还在坚持“营业”。
“不是吧……包子没了?”
“大哥你买那么多干嘛啊?”
“我只想买个蛋配粥啊!蛋也没了?”
“粥……粥还有的吧?”
最后几个幸运儿(或者说“倒霉蛋”),捧着孤零零的粥碗,眼神复杂地看着前面提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人流。
最惨的是排在尾巴尖上的几位兄弟和姐妹。
空气凝固了几秒。
看着孟靖歉意的小表情和孟辞无奈摊手的动作,其中一个小伙子,大概是饿得前胸贴后背,看着比那女生还贫血,气得原地蹦了一下,恶狠狠地对着空气发誓:
“焯!明!天!我一定提前一刻钟来!谁都别跟我抢!我要买十个包子!”
另一个学生妹也一脸悲愤:“我今天五点就起床背书,还输在了排队上?明天我比我妈起得还早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