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幕冰冷的光,照在1914年6月26日夜的欧洲。
画面切换,东普鲁士那片被预言为俄国人坟场的森林和沼泽再次铺满天空。
【坦能堡战役:无线电的胜利与明码的坟墓】
巨大的字幕下,画面分解成冰冷的线条和符号地图。代表德军第八集团军的黑色箭头,像闻到血腥味的狼群,在参谋部精准的调动下,悄无声息地合围。
旁白般的合成音毫无感情:
【无线电:战场神经。】
【使司令部指挥千里之外成为可能。】
【飞机、舰艇、战车,皆赖此物。】
【然,电波无形,无界无禁,接收者,非敌即友。】
天幕画面聚焦到德军无线电监听站。
【截获北线俄军致南线明码电报:补给未至,暂停前进,无法协同作战。】
【随后,截获南线俄军明码联络电报:详细作战计划暴露无遗。】
旁白冰冷地剖析着俄军的致命失误:
【俄军拥有优秀密码,但:
使用复杂,报务员难掌握。
秘密警察垄断密码工作,专业设备与人员奇缺。
最高统帅部未重视培训。
唯一副本流转失误,南北两军无法互通新密表。】
【最终,北线俄军被迫冒险——明码发报。】
此时,天幕的画面停留在俄国第二集团军覆灭的惨状上,旁白给出了那个荒谬却又充满沙俄特色的结局:
【德军保密,俄国人不知泄密真相。
【秘密警察调查:灾难源于陆军大臣叛国!】
【理由:其犹太裔夫人战前致信奥地利友人:‘天气恶劣,走远路不可能了’。】
【被解读为加密信息,透露俄军行动。】
【陆军大臣…终身监禁。】
柏林,无忧宫。
威廉二世盯着天幕上那象征无线电波的、在空中交织的虚线,眼睛发亮。
“好!鲁登道夫!干得漂亮!”他猛地一拍扶手,“这才是现代化的战争!电波指挥千军万马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