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郑昭公这个样子,祭仲只好恭敬的回了个礼,然后便告退了。
至于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呢,他则是这么评价的。
“唉…”
“这个郑昭公,怎么能如此‘一毛不拔’,一根脑筋,死钻牛角尖,一路走到黑呢?”
“常言道:‘忠言逆耳’呀。”
“有的时候,虽然有些建议可能会让自己的内心感到不适,自己也不想要去听从。”
“但是当你发现你成功之后,你就会感激,先前所作出的决定了。”
“郑昭公行事如此轻率鲁莽,想必到了后来,也是对他十分不利的。”
紧接着,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转换。
只见,在鲁桓公十一年夏天的时候,郑庄公去世了。
起初,祭地的封人仲足,得到了郑庄公的宠信,郑庄公任命他为卿。
祭仲为庄公娶邓曼为夫人,生昭公。
因此,祭仲立他为国君。
宋雍氏把女儿嫁给郑庄公,名叫雍姞,生下了郑厉公。
雍氏声誉崇隆,得到宋庄公的宠信,因此诱骗祭仲到宋国,把他拘留。
面对在牢狱之中关押着的祭仲,雍氏便威胁他说。
“祭仲,我也知道你是一位有实力、有能力且颇具才华的贤臣。”
“我希望…你能够立公子突作为郑国的国君。”
“你可别不识好歹,你现在的性命,可掌握在我的手上。”
“如果不立公子突作为郑国的新任国君的话…”
“你…恐怕是只能在黄泉之下,才能够与你的家人亲人团聚了。”
面对雍氏的如此威胁,祭仲一开始还想着要反抗。
只不过,为了保存实力,以便后续能够翻盘,他现在也只好忍气吞声了。
此刻,只见他暗想着。
“切…”
“公子忽啊公子忽…”
“当年,我可是多么希望你能够听取我的建议啊。”
“这样的话,也就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下场了。”
“只不过,您偏偏不愿听从。”
“那既然您都这样做了,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?”
“唉…”
“眼下,也只好从长计议了。”
眼见,此刻,只见雍氏不仅关押了祭仲,同时又拘留了郑厉公索取财货。
后来,只见祭仲与宋国人结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