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,还让郑厉公回国而立他为国君。
原本,还有沉浸于友人郑庄公薨逝的王嘉,现在看到这一局面,更是伤心了。
“老友啊,你…你可再度睁开你的双眼,亲眼看看呐。”
“在你走后,这郑国内部,居然出了这么大的‘动乱’。”
“你那几个儿子,现在都纷纷争着抢着想要当那郑国的国君。”
“而且,这宋国以及其他诸侯国,现在居然都开始明目张胆的想要干涉你郑国的国事了。”
“郑庄公啊,你虽然一生勇猛,战功赫赫,且颇具攻略。”
“但是,在你执政未年,你那选取下一任国君的国事,那可做的是一点都不好。”
“更何况现在,在你走后不久,这郑国的国君之位,现在反倒成了其他许多诸侯国相互争夺的‘筹码’了。”
“这…何尝不令人叹息伤感!”
“还有,你那儿子公子忽,你明明是对他寄予厚望,想要让他继任为这郑国的国君的。”
“只可惜,他却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,你特地派在他身边,为他出谋划策,辅佐他的大臣祭仲。”
“他的话,你儿子公子忽,可一点儿都没在听啊。”
“现在可好了,宋国的雍氏,现在可掌握了郑国权势。”
“这公子突,现在又要继任成为新的国君了。”
“也不知道接下来,这公子忽与祭仲他们,又该如何面对之后的事情。”
“但愿…一切顺利吧。”
此刻,只见王嘉方才感慨罢。
很快,伴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与发展。
转眼间,在秋天九月丁亥的时候,郑昭公逃亡到了卫国。
紧接着,在己亥时公,郑厉公便被拥立为国君。
后来,又过了没多久。
在这之中,王嘉与许多相关人士进行交流,并且有了许多自己的感悟。
再到了后来,当他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时,他便将其中重要的信息记录在他先前准备好的小竹简小册子上,之后再细细分析。
然后,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书籍整理与分类工作后,他便马不停蹄的带着自己的疑惑,前往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办公的地方,寻求答疑解惑。
之后,便进入了师生问答环节。
到了后来,他与他的那几个师哥师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。
在此基础上,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,有了更多的感悟。
这一天,很快也就过去了。
接下来,到了鲁桓公第十二年的时候,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?
让我们拭目以待吧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