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大国立刻手搭凉棚遮住刺眼阳光,烟杆差点脱手:“嘿!老李!快看!你家小锋回来了!是大黑和二郎!这俩家伙脚程快,小锋他们估摸半个钟头就能进村!”
“哼!”李保国脸一板,故意背过身,“还知道回来!”说罢背着手就往家走,脚步却比平时快了三分。
“哎!老李你干啥去?”江大国在后头喊。
“回家弄点吃的!山里待一个月,吃不好睡不好!”李保国头也不回,声音里压不住的轻快。
“嘿嘿!别回了!等会儿吃杀猪菜!”江大国追着喊。
上回村里提前杀年猪分肉,本想腌成腊肉吃到来年,没成想刚熏好就被星海农贸的车一股脑拉走了。
当时江大国气得在村部大喇叭里骂了一早上“山猪吃不了细糠”,骂归骂,心里也明白:村里人穷怕了,兜里揣着现钱才踏实。
影视城集资几乎掏空了村里人的家底,好不容易有能换钱的东西,谁不想年前多落点?
只是不该动年猪啊!
这事儿还是被馋肉的小崽子们嚷破的,不然他这村支书还蒙在鼓里。
骂归骂,年得过。
趁着这难得的晴天,江大国从后山上养猪场拉来几十头大肥猪,又托人从外头弄了几十只山羊,连肉带骨,按户分四十斤,保准让家家户户年夜饭锅里都飘肉香。
一听“杀猪菜”仨字,李保国立马刹住脚,转身回来:“老江,这回没人敢拿年货换钱了吧?”
“谁再敢把年货换成钱,我退他集资款!”
“往后村里好事,一概没份儿!”
“我真丢不起那人!咱好歹顶着‘大夏第一村’的名头,过年还能让乡亲们碗里没油星?”
李保国撇撇嘴,故意揶揄:“你咋不说集资太狠,家家户户过年就攥着三十块钱?三十块够干啥?买盒洋火都得掰着指头算!”
“三十块咋啦?”江大国眼一瞪,脖子一梗,“村里花钱的地儿在哪儿?”
“年货村里包圆了:红对子、炮仗、水果糖、瓜子、茉莉花茶、散装烧酒,一样不缺!他们咋不把酒茶换钱?偏盯上年猪!”
“还不是腊肉更值钱嘛!”李保国也乐了,脸上皱纹都舒展开。
这里头,没高人指点才怪!
一斤鲜肉出七两腊肉,价钱翻倍还不止,算下来是划算。
大伙儿心里也门儿清,真没肉吃了,江大国这村支书能不管?
可要拿烟酒换钱,不光要被小贩压价三成,还得被老江揪着在村民大会上臊半年。
话音未落,远处的犬吠声骤然清晰起来,从模糊的“汪汪”变成了穿透力极强的“嗷呜”,混着隐约的脚步声、说笑声,撞破了冬日清冽的空气,朝着炊烟袅袅的村庄奔涌而来。
晒场上炊烟袅袅升空,像是在为归人,打着轻快的拍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