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想到,他竟然也看了直播!
而且态度如此谦和!
张泉立刻意识到,这条私信的分量,比十个拍卖行的邀约加起来还要重。
这不仅仅是认可,更是一种来自内核圈层的接纳信号。
他立刻回道:【胡老先生您言重了,晚辈张泉,愧不敢当。您的帖子我拜读过许多,受益匪浅。能得到您的指点,是我的荣幸。】
他附上了自己的手机号码。
几乎是消息发出去的瞬间,对方就回复了。
【好,我稍后给你电话。】
张泉放下手机,感觉手心微微有点汗。
他看了一眼旁边还在兴奋刷论坛的姜媛,起身走到阳台,想吹吹风冷静一下。
手机铃声就在这时响了。
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。
张泉定了定神,划开接听键。
“喂,您好。”
“是张泉小友吗?我是胡一山。”
电话那头的声音苍老,但中气十足,带着一股书卷气。
“胡老您好!晚辈张泉。”
张泉的姿态放得很低,语气里满是尊敬。
“不必拘谨,”胡一山笑了笑,“我看了你的直播,讲得很好。”
“特别是矾红彩,你说它发色太亮,没有沉淀感,这个点抓得非常准。”
“现在的仿品,往往就是败在这种细节上。”
“化学料,终究没有矿物料那种岁月的厚重。”
“您过奖了,我就是瞎琢磨。”
“不是瞎琢磨,”胡一山语气肯定,“没有成千上万次的上手比对,没有把各种图录刻在脑子里,说不出这种话。”
“你对器型的把握,对款识的理解,都很到位。”
“小友,你师从何人?”
这是一个关键问题。
张泉当然不能说自己是靠异能。
他脑中念头飞转,给出了一个半真半假的答案。
“晚辈没有师承,家传一些土方法,后来在古玩店打杂,跟着老板学了点皮毛,大部分是自己看书、逛博物馆学的。”
这个回答很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