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少说的是唾沫星子横飞,总算是做通了老师的工作。
袁可立想通了,心情自然也好了起来。随口问了一句闲话:“你小子这么不遗余力的劝老师去南京任职,是不是有什么打算?”
程风嘿嘿一笑,也不隐瞒:“学生家想去南方做买卖,想找个靠山扯虎皮做大旗。
老师能到南京去,再加上董师伯,有你们两人的虎皮,学生可以把旗子扯得大一些,这样在利国利民的同时,也捎带手利了一下己。”
袁可立悟了:“合着你小子上蹿下跳的,撺掇着你师伯莫要辞官,又撺掇为师去南京任职,全是为了给你找靠山啊。”
程风嘿嘿:“这也是公私兼顾,不伤大雅。”
当晚,程风听取了刘有财这几月的业务情况,自家整体收入可观,已有十万盈余。
程风把一本西北发展计划书递给刘有财:“刘掌柜,这京城的盈余,就留在京城。你就用在明年发展西北方向的业务,这明年一定要先吧榆林,延安,米脂等地的商铺开起来。
只是西北方向的业务与其他地方不同,你要这些地方多开一个杂货铺子,多请人手去做货郎,要把货郎分布到榆林,延安,米脂等地的大小村寨。”
刘有财想不明白自家少爷又要搞什么幺蛾子,这好好的琉璃制品卖着,怎么突然要到西北去开杂货铺?
“少爷,为什么要请那么多的货郎,咱们卖的这些物件,一般乡村的也买不起啊。
开杂货铺,请货郎走村串寨的去卖杂货,估计盈利都养不活货郎。”
程风又递给刘有财一张纸,笑道:“让你到西北去开杂货铺的目的不是去赚钱的,而是要让你去找三个人。”
“三个什么样的人?”刘有财问。
“三个小孩,一个叫李如靖,可能是延安府人,也有可能是榆林人,年龄同我差不多。
一个叫刘若琦,人在延安府,年龄比我大一些。
一个叫艾云枝,又或者叫艾奇能,又或者叫艾能奇,人在米脂县,年龄比我小些。”
“找到之后咋办?”
“找到后就用招学徒工的名誉,把他们招到铺子里来当学徒,找先生教他们读书识字。”
刘有财仔细的思索了一会儿:“少爷,小老儿有两个问题。”
“你说。”
“一个问题是,如果找到了,他们的父母,不愿意让他们做学徒怎么办?
第二个问题,如果有好几个叫这名字的又怎么办?”
这是个新问题,程风认真的思考了,一会儿才道:“这三个人的家庭都是普通家庭,并不富裕。
如果找到了,他们家里人不愿意他们去当学徒的。
你就告诉他的家人,到咱们那里去当学徒,包吃包住,包四季衣服,包读书识字,还有月钱可领,万一生病了,还包看大夫。
学成之后,每月可有月银二两,这么好的待遇,我不相信他们的父母会不动心。
如果同一个名字的有好几个人,那就把人全都招去当学徒,所有待遇也都一样。”
这条件,这待遇,这三个小孩,少爷是势在必得啊。
刘有财不知道这三个人是谁,但能让自家少爷花这么大的代价去寻找的,肯定不是一般的人。
少爷还能说得出人家的名字和年龄,说不定也跟自家少爷一样是个有神通的人。
刘有财暗下决心,这件事情一定要办好,无论花费多大的功夫,都得把这三个小孩找出来。
……
十一月三十日,大少在聚仙楼宴请京城权贵圈的大小纨绔们,酒饱饭足之后,自然也听到了一些有用的消息。
总体来看,大趋势不会改变,这对大少来说非常的重要,决定着今后的发展方向。
果然十二月初一,本来是大朝会的时间,袁可立也懒得去上朝。
宋氏知道自家老爷心情不好,早早的便带着青山堡的七大姑,八大姨们逛街去了,午饭都没有回家来吃。
正午时分,程风正在弗过堂陪着老师和师兄吃午饭的档口,吏部有官员登门,送来新的任命文书。
父子二人没有办法,只好放下碗筷,把前来送文书的官员请进家里,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