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千门36天局 > 第3章 第三朝廷(第10页)

第3章 第三朝廷(第10页)

心想,孩儿三教九派都有交往,说不定连乞丐也交上了。

“是王风想同我们交朋友。。。。。。";

”咱们进去说,行吗?“王纪笑道。

两个小乞丐点点头。

到了堂上,王纪将王风唤了出来,王风不认识二人,纳罕地望着乃父。

那稍高的乞丐指着王风,责问:

”好个王风,原来你言而无信!你说要在淮河上拦截陈奉的船只,救下文秉小兄弟。。。。。。现在人呢?";

“你是谁?”王风一愣,问。

“你别问我是谁,先说那文秉如今在哪儿?";

文征明的玄孙被掳一事,王纪倒是听儿子说过,此事当真是阴差阳错了。如果他不是与邹元标同时奉旨入京,身为漕运总督拦截过往船只自然轻易;但他既已离职,王风又怎能拦住船只?况且,说不定文秉早已被携进宫中,净了身。王纪摇了摇头说:

”内官禁地,无法插手。。。。。。";

他把这意思说出来,也等于替儿子道了歉。

“那就听任文秉小兄弟。。。。。。当了小黄门?";

”这。。。。。。";

“你们到底是谁?”王风又问。

“你这也算待客之道?端一盆水来,让我们洗一洗,该是不该?";

王风连忙称是,急急地端一盆水来,

两人洗了脸,顺手又解下脏兮兮的外衣。

王风指着稍高的少年哈哈大笑:

”原来是你这个假小子。。。。。。";

说到这里,他盯住了她腰间的两把短剑说:";我就知道你身怀绝技!";

他又审视另一个少女装束的少年,问道:“想来你就是文兄弟吧!";

”那文秉已经当了小黄门啦!“文秉调皮地笑道,他才十来岁,稚气未脱,却已有乃祖之风:”不过,冯姊姊已将陈奉击毙,为避锦衣卫追捕,想在贵府暂住数日,不知方便不方便?";

“方便!方便!”王纪连道,心中却感慨无限:那陈奉作恶多端,百官弹劾无效,三法司束手无策,如今却死在一个小女子手中,虽是大快人心,却也说明王法的威力,连一个小女子都不如了。可叹可叹!

10

冯姑娘与文秉两人,在户部府上安然住了两日。第三天中午,司阁急急上堂,递给王纪一份名刺,道是锦衣指挥使郭维成要见。

王纪一听是锦衣指挥使来了,当即一愣,暗道:这锦衣卫当真嗅觉灵敏,冯姑娘才住两日怎地就知道了?好在郭维成为人不恶,或许还有回旋余地。

他亲自出门迎进客人,这才发现郭维成身后还跟个穿侯服的要员。引到堂上入座奉茶以后,郭维成才介绍身边的侯爷是金城侯王升,皇长子朱由校的舅爷。

王纪暗自寻思:这郭维成乃是泰昌帝原配故太子妃郭氏的父亲,那王升则是已故王才人的亲弟弟。一个是国丈,一个是国舅,今日来了两个皇亲国戚,看来与冯姑娘无涉,只恐十之八九与官中的事有关;但郭妃与王才人都已去世,莫非两家亲戚听了李选侍要封皇后的消息,心中不平,也出来要求追封二人为后吧?郭妃是秦昌的原配,该当封后;王才人是皇长子朱由校的母亲,也应封后。他王纪是当朝大臣,自当为之据理力争。

但郭维成的话,依然让人大吃一惊。

他说,这几天皇上有些不适,但依然日理万机,前日终于卧床不起。昨日崔文升投下一帖泻药,皇上一昼夜上厕三、四十次。那崔文升本是郑贵妃的近侍,今为御药房掌印,本不知医,强行下药,必定包藏祸心,希望你们大臣要赶紧出来作主。

他边说边流泪,王升但一味地哭,并不住地点头,表示赞同郭维成的话。

王纪立即想起前日周嘉谟的话--更可怕的事就要发生了!还有什么事比“皇帝被人谋害”更可怕呢?果然不幸被言中了!

“此事你们告诉周尚书了吗?”王纪问。

“周尚书,还有韩象云、刘季晦两个大学士都说了!”郭维成哽咽道

“杨连、左光斗处也要说!”王纪想了想,又补充道:“我马上找大家商量,你们先请回吧!";

两人匆匆告辞,王纪送他们出门,心中又慌又急,也感慨万千:泰昌帝一心要封李选侍为后,今大难临头,李选侍却按兵不动;而郭、王二家虽被亏待而无怨言,也不出来游说封后的事,如今见皇帝临危,却率先挺身而出,这种好亲戚哪里去找?而皇上的见识可懵懂得很,明知崔文升是郑贵妃的心腹,又非太医,怎敢随便吃他的药?是了,他自幼失学,很少接触经史,尤其不知古来官廷斗争的险恶,以为当了皇帝,人人敬畏,便万事大吉了,哪料得到四周尚有群鼠环伺?唉,大意失荆州了!

王纪匆匆出门,去找周嘉谟、韩象云、刘季晦,却闻城中百姓交头接耳,留神细听,却闻议论道:当今皇上好色,郑贵妃一下进了八个美女,他御幸不止,听说现在快变成一具活骷髅了!王纪暗骂一声放屁!哪个皇帝无三官六院,都好好的;今上才登基十几日,怎地就不行了?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