叶淇心里也有些窝火。
看这架势,你们是对盐税改革有自己的看法,想与始作俑者探讨一下。
但问题是
这事儿压根就不是我推动的,找我来就为这目的?
我冒着被士林同僚轻视的风险,来见你们内官,你们就给我这么个“见面礼”?
真是欺人太甚!
李荣还要说什么,却被怀恩伸手打断。
怀恩招呼:“叶侍郎。”
“不敢当。”
叶淇恭敬地道,“在下尚不是侍郎。”
“其实这么称呼也无不可,因为从一开始,你就是先皇作为户部侍郎调回京城等候叙用的,只是中途发生变故年前吏部呈报,准备由你以侍郎之身兼任提督易州山厂之事。”怀恩道,“此人事任命已经报了上来,但仍旧有说法。”
叶淇听到后,脸色更加难看了。
咋的,我一个正职的户部右侍郎,变成了提督易州山厂的兼任侍郎,就这还有疑问?意思是,不想给我官职呗?
还得我立下点儿功劳,好好争取一下,才能给这么个让人心碎的官位?
真这么搞下去,官我都不想当了!
大不了请辞回乡!
怀恩道:“因为户部右侍郎,也就是张国丈,很可能马上就要入阁,而他留下的职位要找人接替的话,必然以你为先。”
叶淇一听,心想,你要这么说的话,那咱还能继续谈下去。
怀恩从怀里拿出一份盐政改革条陈,递给了叶淇,道:“叶侍郎,这是盐政改革的初步方案,却说上面有很多内容与你先前主张大同小异。你仔细阅览下,看看是否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呢?”
叶淇拿在手上。
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,怀恩和李荣并不是想帮张峦,而可能是想坏了这件事。
但要挑毛病就必须得找专业人士。
而如今以张峦在朝中的地位和能力,想找人反驳其主张,就得找跟张峦有“过节”的人,于是乎被张峦抢了户部右侍郎职位的他,就成了当下最好人选。
叶淇大致看了一遍张峦的奏疏,摇头道:“既要保证西北边储丰盈,还要改粮为银,以折色法将银子收归太仓国库,这几乎是办不到的事情。”
“哦!?”
怀恩眼前一亮,连忙建议,“那你应该直言上奏啊。我们这些人,对于盐政之事缺乏了解和研究,所以难以反驳。
“再者,此事尚未拿到朝会上去公开议论,但若是有人能提前将利害陈述清楚,给陛下和张国丈一个参考,也是极好的事情。以叶侍郎曾在西北供职多年的经验,我想这件事,非你莫属!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