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亮剑之崛起之路 > 第6章 烽火练兵根据地的新生(第2页)

第6章 烽火练兵根据地的新生(第2页)

危急关头,二营长突然扛着那挺九二式重机枪,踩着雪堆爬上了一块巨石。“狗日的,敢炸你爷爷!”他嘶吼着扣动扳机,重机枪的子弹组成一道火网,竟真的逼得一架零式战机拉高了高度。

“打得好!”陈峰眼睛一亮,立刻组织火力掩护。战士们纷纷架起步枪,朝着低空掠过的战机射击。虽然很难击中,但密集的子弹还是让日军飞行员不敢低空俯冲。趁着这个间隙,陈峰背起受伤的战士,带着队伍钻进了山沟深处。

这次行动虽然惊险,却让新二团的士气大振。当战士们穿上暖和的呢子军服,喝着炖牛肉罐头煮的热汤时,连最悲观的老兵都觉得,这仗还有得打。陈峰却没闲着,他让赵德胜把那两个朝鲜籍战士找来,用缴获的发报机监听日军的通讯,同时开始着手整编部队。

“从今天起,取消‘临时’二字,赵德胜正式任三营教导员。”陈峰在全团大会上宣布,目光扫过队列,“一营补充轻机枪两挺,二营补充重机枪一挺,三营”他顿了顿,指着那挺九二式重机枪,“这挺重机枪归三营,由赵德胜负责保养。”

二营长刚想反对,就被王铁柱瞪了回去。陈峰知道他心里不服,散会后特意把他叫到一边:“我知道你觉得委屈,但三营需要重火力。赵德胜懂日军装备,让他用这挺机枪,能发挥最大作用。”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几块从罐头里省出的牛肉,“拿着,给你那受伤的弟兄补补身子。”

二营长接过牛肉,脸涨得通红:“副团长,俺不是争机枪俺是觉得,三营都是些‘外人’,配不上这么好的家伙。”

“现在没有外人,都是八路军战士。”陈峰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等开春了,我带你去端日军的军火库,给你弄一挺更好的。”

春节过后,太行山的积雪开始融化,新二团的根据地也渐渐有了生气。陈峰在密林深处找到了一处废弃的村落,这里曾是八路军的兵工厂旧址,有几间用石头砌成的窑洞,不容易被日军的侦察机发现。他让战士们清理出窑洞,把修械所、被服厂和卫生所都搬了进去。

老铁匠的徒弟小柱子带着几个老乡,在废墟里找到了不少能用的工具,重新支起了铁匠炉。他们用缴获的铁轨炼钢,虽然炼出的钢质地粗糙,却能打造出像样的手榴弹和刺刀。被服厂的妇女们则用缴获的布料,给战士们缝制军服和绑腿,针脚虽然不如工厂的整齐,却格外结实耐穿。

陈峰还办起了“速成训练班”,让赵德胜教战士们认字,王铁柱讲实战经验,他自己则负责讲解战术。在密林里的空地上,他用树枝和石头摆出沙盘,给骨干们演示如何利用地形打伏击,如何穿插分割敌人,如何在劣势情况下保存有生力量。

“日军的联队编制虽然火力强,但机动性差。”陈峰指着沙盘上的石子,“咱们就利用这一点,把他们拖垮、耗垮。就像打狼,不能正面硬拼,要绕到它身后,敲掉它的腿,再掏它的肚子。”

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,尤其是那些刚参军的新兵,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。二营长以前总觉得“战术”是读书人糊弄人的玩意儿,现在也听得入了迷,还时不时插嘴问几句:“副团长,要是狼崽子太多咋办?”

“那就先打最凶的那头。”陈峰笑着说,“打掉领头的,剩下的自然就慌了。”

这天傍晚,负责外围警戒的战士带来了一个好消息:有支地方武装主动找上门,说愿意接受改编。领头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,叫李秀兰,带着三十多个弟兄,手里拿着土造的步枪和鸟铳,说是打游击时听说了新二团的威名,特意来投奔的。

“你会打枪?”二营长看着李秀兰细瘦的胳膊,怀疑地问。

李秀兰没说话,从背上摘下步枪,对着五十米外的一棵松树扣动扳机,子弹竟真的打中了树干。“俺爹是猎户,从小就教俺打枪。”她的声音清脆,带着山里姑娘的泼辣,“日军占了俺们村,杀了俺爹娘,俺带着乡亲们逃进了山,就想找支能打鬼子的队伍。”

陈峰看着她眼里的仇恨,想起了乱石坡牺牲的那些娃娃兵。“欢迎加入。”他伸出手,“新二团虽然穷,但有一条——只要肯打鬼子,有饭一起吃,有枪一起扛。”

李秀兰用力握住他的手,掌心的老茧磨得陈峰生疼。

接下来的几个月,新二团像雨后的春笋,在太行山深处迅速壮大。周边的地方武装、溃散的友军、甚至还有从日占区逃出来的爱国学生,都纷纷来投奔。到初夏时节,队伍己经扩充到了一千多人,陈峰趁机将其整编为西个营,还组建了一个专门负责侦察和袭扰的特务连,由李秀兰担任连长。

这天,陈峰正在查看赵德胜绘制的日军布防图,通信兵突然跑进来,手里拿着一封旅部的加急电报。电报是用密码写的,赵德胜翻译出来后,陈峰的眼睛瞬间亮了——旅部命令新二团配合主力部队,在正太铁路沿线展开破袭战,目标是摧毁日军的运输枢纽阳泉站。

“终于轮到咱们大干一场了!”王铁柱一拳砸在桌子上,震得油灯都晃了晃。

陈峰看着地图上阳泉站的位置,手指在周边的铁路桥和隧道上敲了敲。他知道,这场战斗将是新二团成立以来最严峻的考验,但同时也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。

“通知各营,连夜做好战斗准备。”陈峰站起身,目光锐利如鹰,“明天天一亮,出发!”

夜色中的密林区,篝火一个个亮起,像散落的星星。战士们擦拭着枪支,检查着弹药,脸上看不到丝毫畏惧,只有跃跃欲试的兴奋。陈峰站在最高的山坡上,望着远处日军据点的灯火,握紧了那支磕坏准星的驳壳枪。

他知道,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,但他不再迷茫。因为他身后,是一支日益壮大的队伍,是一片充满希望的根据地,是千千万万渴望和平的中国人。而他自己,也早己不是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军事迷,而是在烽火中淬炼出来的八路军指挥员。

正太铁路的铁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仿佛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。新二团的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,悄无声息地钻出密林,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。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沉稳,因为每个人都相信,胜利终将属于那些为自由和尊严而战的人们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