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缓缓走到舆图前,手指划过北疆朔方的位置,眼神锐利如刀。
“你到底……还知道些什么?”
与此同时,东宫的书房内,灯火通明。
李承乾正死死盯着面前桌案上铺开的一张图。
这不是官方的舆图,而是由薛仁贵带回的那名哑童,用炭笔一笔一划勾勒出的朔方大营平面图。
图画得有些稚拙,线条歪歪扭扭,但关键位置却标注得异常清晰。
“水井、粪坑、炊舍。”徐惠立于一旁,清丽的嗓音里带着一丝凝重。
她指着图上三个被重重圈出的红圈,“殿下,这三处相距不足五十步,且都在下风口。大营数万人的排泄之物,距离饮水之源如此之近,一旦水源被污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
李承乾没有说话,只是用指节轻轻敲击着桌面。
他知道,这绝非偶然。
军营选址,安营扎寨,皆有法度,怎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?
除非,是有人刻意为之。
“疫从污来。”他终于开口,四个字掷地有声。
这不是什么鬼神之说,而是最朴素的道理。
隔绝、洁净,孙思邈在朔方所行的“隔疫三物”,正是基于此理。
麻布阻断飞沫,石灰消毒地面,艾烟净化空气。
这套法子,是他从后世的记忆碎片中拼凑出来的,但此刻,他需要让这个时代的人,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接受。
“仁贵,”他转向一旁铁塔般矗立的薛仁贵,“那孩子除了画图,还有什么异样?”
薛仁贵抱拳沉声道:“回殿下,那孩子是营中一名马夫之子,自小体弱。疫情暴前,他曾因偷喝了军官私藏的一小袋马奶酒而上吐下泻,之后几天,他腹中不适,只喝烧开多次的沸水,不敢饮用井中生水。全家唯他一人,安然无恙。”
原来如此!
李承乾心中豁然开朗。
误打误撞的腹泻,让他避开了被污染的井水,反而救了他一命。
这比任何雄辩都更有力地证明,疫病的源头,就在那口井里!
“徐惠。”李承乾的目光重新回到图纸上,“将长安各坊市的舆图,以及城外几条主要漕渠、水系的分布图取来,与这张疫源图叠在一起。”
徐惠微微一怔,随即明白了太子的意图,立刻转身从书架上取来数卷图纸,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。
数张大小不一的图纸,在烛光下被一张张叠放、对齐。
当最后一张描绘着长安地下水道的堪舆图覆盖上去时,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出现了。
朔方疫源图上那三个红圈的位置,在与其他图纸叠合之后,竟隐约与其他几处不起眼的标记点连成了一条诡异的线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