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天幕直播一战,法国人先傻了! > 第113章 落榜生的妥协(第2页)

第113章 落榜生的妥协(第2页)

一旁的丘吉尔叼着雪茄,烟雾缭绕中,眼神闪烁不定。他接过话头,带着点玩味:“首相说得对。不过,政府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。一个总理,总不能前脚刚取缔完,后脚就公开解禁,那太打自己脸了。”

他顿了顿,看向阿斯奎斯,话里有话,“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…这才是老练的玩法。让那落榜生把党名改一改,换个招牌重新开张,不就结了?”

他嘴角勾起一丝自嘲的笑意,“就像我们大英,辉格党摇身一变成了自由党,不照样呼风唤雨?”

丘吉尔的潜台词呼之欲出——天幕预示我丘吉尔会因加里波利栽跟头下台,但等一战打完,我是不是也该“换个招牌”,重返内阁权力中心?

国王乔治五世难得地开了腔,声音沉稳:“温斯顿阁下的能力,无论战前战后,对帝国都不可或缺。毕竟…”

他的目光扫过天幕上那行冰冷的“1939年二战爆发”,“真到了天幕预示的那一天,温斯顿也不过六十出头,正是经验与精力最巅峰的年纪。大英帝国需要能毫不犹豫、铁腕捍卫它利益的人。”这话,几乎是对丘吉尔未来政治复出的明确背书。

柏林,无忧宫。威廉二世盯着天幕上阿道夫那张年轻却阴沉的脸,眼神越来越亮,像发现了稀世珍宝。

“普鲁士!”威廉二世猛地一拍桌子,声音激动得发颤,“这个落榜生!窝在巴伐利亚那种软绵绵的地方能有什么大出息?他那个党…以后那个党的大本营,必须搬到柏林来!搬到我们普鲁士的心脏里来!”

他眼中闪烁着精明的算计,“巴伐利亚人?哼,论打仗,论铁血,给他们提普鲁士军官团的鞋都不配!未来的德国,还得靠普鲁士这根钢铁脊梁撑着!要打赢天幕说的‘二战’,”

他吐出这个词,异常顺口,“更离不开普鲁士的剑!”

一个念头在他心里疯长。他猛地转向侍立一旁的情报总监:“给慕尼黑情报站发密电!最高优先级!动用所有资源,立刻!马上!找到这个阿道夫!现在!1914年6月27日!他肯定还在慕尼黑,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光蛋!”

威廉二世脸上露出施舍般的得意,“现在!在他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,送他一块能活命的面包,比未来给他几吨黄金更能让他记住霍亨索伦家族的恩情!雪中送炭!懂不懂?”

他甚至开始幻想更“美好”的退路,压低声音,带着隐秘的兴奋问旁边沉默的首相:

“贝特曼…如果…我是说如果,战争真打输了,朕…不得不退位…那么,把普鲁士的王位传给我孙子,保住霍亨索伦家族在普鲁士的根基…你觉得,英法美这些强盗…会同意的吧?他们总不至于非要斩尽杀绝?”

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泼冷水:“陛下,如果战争仅仅局限于国家间的对抗,不以推翻皇室为目标,那或许…还有谈判空间。但是,”

他加重语气,“如果战争引发了像天幕上俄国那样的革命…让社会党或者更可怕的赤色分子上了台…”

他指的是国内革命力量,“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到时候,恐怕协约国想保我们,也保不住。革命者会首接动手。”

威廉二世脸上的兴奋僵住了。

首相赶紧补充:“当然,如果届时普鲁士军团依旧绝对忠诚,愿意拼死护卫皇室,甚至不惜让柏林化为焦土…那么,为了减少自身伤亡,避免陷入无休止的巷战泥潭,英法美或许…会考虑保留霍亨索伦王朝在普鲁士的地位,作为一种交换条件。”这个想法充满了冷酷的“有条件投降”逻辑。

就在柏林的皇宫里盘算着如何“投资”或利用这位未来的元首时,天幕画面切回了1914年6月27日1点02分的慕尼黑。

夜风像鞭子一样抽打着街道。阿道夫把身上那件单薄的旧外套裹得更紧,低着头,快步穿过空荡冷清的街区后面的小巷。胃袋里空空如也,饥饿感像砂纸在反复摩擦,带来一阵阵痉挛般的疼痛。口袋里,仅剩的几个硬币硌着大腿。

他路过一家面包店。温暖的灯光从橱窗里透出来,混合着新鲜烤麦的、令人疯狂的甜香,像钩子一样钻进他的鼻孔。他的脚步不由自主地慢了一拍,喉结上下滚动,狠狠咽了口唾沫。

但他没有停下。反而把头埋得更低,几乎要缩进衣领里,脚步猛地加快。

一股强烈而扭曲的自尊,像一层冰冷坚硬的壳,死死包裹着他。

他绝不会向身边任何一个匆匆走过的路人透露——自己,就是天幕中那个搅动未来世界风云的“落榜生”。

饥饿是真实的,深入骨髓。

屈辱是真实的,刻在脸上。

但天幕昭示的那个属于他的、“辉煌”的未来,此刻却像橱窗里那些金灿灿、散发着致命香气的面包——

看得见。

闻得着。

却隔着一层冰冷、坚不可摧的玻璃。

遥不可及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