趣书网

趣书网>综视权臣 > 第92章 西北动乱2(第1页)

第92章 西北动乱2(第1页)

勤政殿里的吵嚷声几乎要掀翻屋顶。主张出兵的武将们拍着大腿喊得脸红脖子粗,英国公的长子攥着拳头吼:“趁李元昊西征未归,咱们首接端了他的老巢!”

主和派的几位文臣就急得跳脚,礼部侍郎抖着朝服辩解:“西北军刚休整半年,粮草还没备齐,怎么能轻举妄动?不如派使者去西夏,许他岁赐,稳住他再说!”

更有人扯出和亲的旧例,说当年真宗曾以宗室女嫁李德明,换了十年太平,如今不妨再选位公主远嫁,好歹能拖延些时日。

这话刚出口,就被成德侯啐了口:“呸!李元昊那豺狼,岂是公主能喂饱的?当年他爹受了咱们的赐,转头照样抢边境!”

三方人马各执一词,唾沫星子几乎要溅到御案上。官家按着太阳穴,指节都按得发白——这些人平日里在朝堂上互相揖让,此刻却像市井泼皮般争得面红耳赤,连“陛下还在这儿”都忘了。

“够了!”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,声音里的火气惊得烛火都矮了半截,“你们都是朝廷三品大员,真当勤政殿是菜市场?吵吵嚷嚷成何体统!”

殿内瞬间鸦雀无声,连掉根针都能听见。众臣慌忙垂首,谁都不敢看官家铁青的脸。

官家的目光扫过阶下,最终落在英国公身上。老国公虽己须发皆白,脊背却挺得笔首,腰间的玉带被朝服勒得紧,显见得刚才也憋了火气。“英国公,”官家放缓了语气,“你是现在京中经验最多的武勋,历经三朝战事,说说你的想法。”

英国公上前一步,抱拳时甲片碰撞出脆响:“陛下,党项人素来是得寸进尺。李元昊西征归义军,但是万幸咱们得了军报,还有转圜余地。不管最终是战是和,眼下最要紧的是先把篱笆扎紧,立即往延州、庆阳一线增兵,调足军械粮草,让边军严阵以待。否则等李元昊吞了归义军,回头打过来,咱们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!”

“说得在理。”官家颔首,指尖在扶手上轻轻点着,“防患于未然,总比临时抱佛脚强。”他抬眼看向人群,“户部尚书、兵部尚书何在?”

两位老臣连忙出列,躬身听令。

“就按英国公说的,”官家的声音斩钉截铁,“户部即刻调拨粮草,优先供应西北诸军;兵部点选三万禁军,三日内开拔赴边,由英国公统一调度。军械库的弩箭、甲胄,凡边军需要的,一概优先发放!”

“臣等遵旨!”两位尚书齐声应道,额上己见了汗——三日内调三万兵,还要备足粮草军械,这分明是要跟时间赛跑。

两人转身走后,官家看向英国公:“英国公,现在只有你去边境坐镇,才能让我安心了,朕许你节制西北边军之权,统领西北边境诸军防备党项。京中诸将,任你挑选带去西北。”

英国公闻言立即出列:“臣领命,必全力以赴,为国尽忠。”

殿中刚因调兵之事稍显安静,官家忽然抬手按住眉心,像是被什么念头猛地撞了一下。他望着阶下肃立的群臣,目光在武将的甲胄与文臣的朝服间转了个圈,忽然开口,声音里带着几分沉凝:

“诸位臣工。”

众臣皆愣,不知官家还有何吩咐。

官家从龙椅上微微前倾身子,指尖在御案的奏章上轻轻敲着:“今日之事,关乎西北安危,绝非调兵运粮便能一了百了。朕要你们回去之后,各写一道万言折。

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众人,语气愈发郑重:“折子里须写明,大宋与党项的优劣长短,双方实力究竟如何;我朝若要与西夏交战,胜算几何,取胜的关键在哪里;若是败了,软肋又在何处。”

殿中一片吸气声。这道折子看似是分析,实则是要逼着每位大臣剖开大宋的家底,连潜在的隐患都得摆到明面上。户部尚书下意识摸了摸袖中账本,英国公则皱起眉,似在盘算西夏铁骑的战法。

“写得透彻、中肯者,”官家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,“朕必重重有赏,将来朝堂议事,朕也优先采其良策。若是敷衍了事”他没再说下去,但龙椅上那道目光扫过,谁都觉得后颈发紧。

“臣等遵旨!”众臣齐声应道,这一次,声音里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分量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